娃哈哈是一個老牌子,在我小的時候都愛喝娃哈哈,像現在的小朋友可能只知道優益乳乳酸菌之類的飲品,對于娃哈哈新品上市是困局還是翻身呢?
過去兩年,娃哈哈的表現毫無亮點可尋,不僅多元化屢次失敗,就連發家致富的主業也開始下滑。2002年娃哈哈進軍童裝市場時,當時的目標是“娃哈哈童裝年銷售額突破十億元”,十年過去了,娃哈哈童裝年公開銷售額才兩億元。此后,娃哈哈與荷蘭皇家乳液合作推出愛迪生奶粉,但是由于不通電商渠道,主業銷售網絡無法完美嫁接嬰幼兒奶粉銷售而失敗,目前愛迪生奶粉市場占有率不足1%.2014年娃哈哈年度目標是實現銷售額1023億,結果只完成了2/3左右,約為728億,被宗慶后稱是“娃哈哈業績最差的一年”.
對于娃哈哈的困局,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宗慶后不放權。從創業初期,宗慶后總是保持著親力親為的習慣,新產品的上市,他都必須要親試口感;營銷方面的任何決策,任何產品的包裝、價格、廣告等,都是他一人定奪;所有人事調動都需要他簽字畫押;即便是設備的引進、生產線的安裝、廠房的設計,也要他親自過問。即使是被宗慶后當做接班人培養的女兒宗馥莉,在娃哈哈都沒有多少話語權。
這樣獨裁式管理,既限制了大家的主觀能動性,打擊了大家的積極性,又造成公司對宗慶后過分依賴,因此飽受業內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