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鮑魚分會籌建會議在獐子島集團召開,會議討論確定了分會成立相關事宜,并達成共識,以流加協會鮑魚分會為平臺,專家、企業家攜手,共謀鮑魚產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崔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貝類產業技術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張國范,以及來自中科院海洋所、廈門大學、獐子島集團、鮮譽海洋科技、中新永豐、日興水產、?a、島之原、福建金鮑、成山鴻源、海鑫達、壯元海、品善食品等專家和企業家出席了籌備會。
會上,成都鮮譽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足奇、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副教授游偉偉分別作了“鮑魚行業發展的危與“鮑魚養殖技術及未來養殖趨勢”專題報告,分析了中國鮑魚產業現狀、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在崔和常務副會長的主持下,會議討論了鮑魚分會籌建方案、組織框架和分會工作細則的討論稿,以及成立大會舉辦的時間和地點;會議推薦張國范首席科學家擔任鮑魚分會會長,何足奇董事長擔任秘書長,獐子島集團常務副總裁梁峻、中科院海洋所吳富村副研究員、廈門大學游偉偉副教授擔任副秘書長。
鮑魚是海產八珍之冠,2015年全國鮑魚產量達13萬噸,年產值200億元。鮑魚已經成為覆蓋遼、魯、閩、粵的全局性產業。作為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會長,獐子島集團董事長吳厚剛表示,獐子島集團是鮑魚產業化的實踐者和先行者,于1995年建立鮑魚育苗廠,成就獐子島鮑魚良種品牌;1999年,獐子島率先啟動“北鮑南養”技術,拓展了養殖空間;2007年,由張國范研究員主持的“皺紋盤鮑雜交育種技術及其養殖工藝體系”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連1號”皺紋盤鮑于2009年在獐子島實施產業化……獐子島集團在鮑魚養殖、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要實現鮑魚產業的可持續和鮑魚消費的可持續,需要專家與企業家協同,在協會的引領下,合理規劃產業發展的規模與速度,加快推進鮑魚產業全鏈條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倡導與鼓勵產業鏈中的協同與協作。
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可追溯于1958年,公司曾先后被譽為“黃海深處的一面紅旗“、“海上大寨”、“黃海明珠”、“海底銀行”,“海上藍籌”。目前公司是一家以水產增養殖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養殖、加工、貿易、海上運輸于一體的綜合性海洋食品企業,... 查看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