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乳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比珖䥇f委員、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他愿以乳業發展為案例,為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提供一些路徑參考。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他讀出了很多令乳業振奮的好消息: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拓展產業鏈價值鏈,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記者進一步了解到,他已在農業提案中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培育和扶植農業龍頭企業,發揮其示范作用,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從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杯奶的產業鏈貫穿從牧場到餐桌全程,特別在產業鏈上游,牽涉到千萬家奶農和他們的合作牧場,怎樣幫助他們實現精準脫貧或持續增收,這是龍頭企業應當肩負的責任!痹谒壑,那些供應商、經銷商、合作牧場也是規模不等的中小企業,千萬家奶農更是與農業龍頭企業血脈相連的“好兄弟”。
正是這種情懷,促使伊利升級成立了“牧場合作伙伴發展學院”、“供應商發展學院”和“經銷商發展學院”!俺踔跃褪窍肴轿坏貛椭a業鏈合作伙伴成長,最大化發揮全產業鏈協同價值!蓖ㄟ^“奶牛田間學!焙汀芭6柧殸I”進行技術幫扶,僅2013年到2016年三年間,伊利就幫助奶農增收近27億元。
他直言,要實現提高農產品品質,必須靠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政府要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多方面優化產業結構,比如,借鑒和參考龍頭企業的標準,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和可追溯制度相關標準,從整體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廣龍頭企業的科學生產體系和先進管理經驗,提高整個農業的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鼓勵龍頭企業建立起覆蓋全產業鏈的創新體系,用創新成果推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面對巨大的經營成本壓力,他建議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發展設施農業和規模養殖,為其提供優質、專用原料,降低單產成本;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等多種農業領域一體化,降低原料成本;加強農業產業信息技術人員培訓建設,提高農業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員成本。
“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這只是農業龍頭企業當盡力而為的近期目標!痹谒膽鹇砸巹澲,則希望以“創新”和“國際化”這兩只“輪子”驅動,幫助中國奶農搭乘現代化“高鐵”。據悉,伊利已在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等地積極整合全球優質奶源資源,持續加強國際合作力度,大力探索奶業發展新模式,為中國乳業的轉型升級探索新路徑。
“通過構建奶源物聯網追溯體系,我們已經為所有的合作牧場免費提供牧場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手機APP就能對原奶生產、儲運過程實現100%遠程實時監控,幫助他們學習利用大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決策!痹谂藙偽瘑T的夢想中,中國的家庭式牧場,將成為全球奶農們的新模式和新樣板。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是經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呼政通1992356號"通知和呼和浩特市體改委"呼體改宏字19934號"文批準,由呼和浩特市國有資產管理局以其所屬的原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總廠作為主發起人,吸收其他法人和內部職工入股,進行股... 查看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