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千年古城墻,賞一賞十里桃花,吃一吃正宗八公山豆腐宴,就是春天最好的打開方式之一。家住田家庵區的葛兆燕此刻正在深度體會著這件美好的事情,這一站她和孩子來到壽縣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穿越千年”,親身體驗一把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八公山豆腐傳統制作技藝。
葛兆燕告訴記者:“自從壽縣劃歸淮南,身邊的朋友經常來這游玩,朋友圈曬的照片‘饞’得我不要不要的,今天體驗傳統方法制作豆腐,感受幾千年的古城文化,真是來值了。沒想到一塊豆腐能做到這么大的產業,厲害!”
細磨一塊豆腐推動產業升級
千萬不能小瞧了這塊豆腐,它可是傾注了壽縣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顧永忠的半生心血。走進豆制品廠,你會感覺到這不像是一家生產農副產品的廠區,而像一處高大上的藝術展覽館,處處充滿楚風漢韻。
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豆制品采用的是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八公山豆腐傳統制作技藝,用的是江淮大地的傳統大豆和珍珠泉、瑪瑙泉的水,對大豆和泉水飽含感恩之心的老顧舍不得浪費一顆豆子、一滴泉水,包括豆腐渣。
沒錯,豆腐渣,這個曾經被人丟棄的下腳料,卻成了如今餐桌上的座上賓、新寵兒。豆腐渣營養豐富,并含有抗癌物質“異黃酮”,豆腐渣富含“大豆纖維”是膳食纖維中最好的纖維素,食用它可以防治便秘、降脂、降糖、減肥、抗癌,對防治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極為有利。原來這“下腳料”是個“金鑲玉”,如何有效利用豆腐渣,讓它吃起來口感更好、更健康、更為大眾接受。公司與合肥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李興江教授合作共同研發,通過繁瑣的制作工藝和嚴格的食品標準,把豆渣經過多道程序制成豆渣煎餅。這種煎餅產品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作為居家餐桌主食,也可作為休閑零食。因此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榮獲“全國主食加工示范企業”稱號。
老顧在豆腐產品上做足了新文章,他把這塊傳承2600年的老豆腐,賦予新的內涵。
深耕豆腐產業打響文化資源牌
老顧在豆腐產品上做足了新文章,在銷售上也屢出新招。在看上了高速路服務區這塊金字窗口和高!稗r校對接”高端平臺的基礎上,他又敏銳地看準了“電子商務”這個最廣泛、最便捷、最高效的平臺。公司注冊了“中國豆制品物聯網”“中國有機食品物聯網”等多個平臺,與白藍集團等幾十家電子商務公司合作,聘請專業電子商務團隊,暢通產品銷路。通過團隊的不懈努力,用一根網線把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瑪瑙泉”各種產品推向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壽縣劃歸淮南以后,一座八公山合二為一,一塊豆腐合二為一!按蝽懳幕Y源牌——深挖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是淮南市正在實施的打好“四張資源牌”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作為世界豆腐發源地的淮南,壽縣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豆腐有著農產品、文化美食、養生文化產品、旅游產品、地方文化特色產品等等元素。壽縣縣委、縣政府提出文化旅游特色化,創新旅游發展模式,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資源,已經把豆腐文化挖掘保護、技藝傳承、工業化生產、豆腐文化旅游進行了跨產業深度融合。豆腐文化產業正在和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和特色旅游產品交相輝映,共同打響“五名”品牌。
每個周末,文化園里都會迎來大批的親子游,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身體驗選料、浸泡、磨漿、擠漿、煮漿、點膏、蹲腦、壓單等八公山豆腐傳統制作技藝流程,非轉基因大豆和著清冽的瑪瑙泉水在石磨的轉動下融為一體,點石成金,奇妙地成就“八公山豆腐”,游客仿佛穿越千年,和古人來一場時空對話。
與此同時,文化園還推出了投壺、經典誦讀、文博參觀、陶瓷制作等多種形式的深度文化體驗活動!拔幕惺懿恢苯、不強烈,是文化游不可回避的詬病。和傳統的旅游效用相比,文化體驗游更注重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在精神或者情感方面的收獲,注重對某種文化的認知成果!畟鹘y豆腐技藝’等系列活動的推出,從靜態游變動態游,就是為了還原古城真實的生活氣息!眽劭h旅游局負責人說道,文化游需要深度體驗,大八公山旅游要火起來,離不開深度體驗。
時至中午,文化園的漢宴大廳高朋滿座,葛兆燕和近500名來自省內外的旅客一邊觀看壽縣歷史紀錄片,一邊品嘗豆腐宴,“螃蟹抱蛋”、“金玉其外”、“仙人指路”、“虎皮扣肉”“豆腐銀魚”“八卦羹”等等,等等,讓他們大快朵頤。
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城北八公山南麓,東鄰風景秀麗的國家4A級森林公園和豆腐創始人西漢淮南王劉安陵園,西靠中國豆腐村。這里是世界第一塊豆腐的誕生地,是中國璀璨豆腐文化的發祥地,是“風聲鶴唳, 查看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