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理工大學團委、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公益研究中心聯合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首屆好麗友杯大學生公益夢想實踐大賽在京落下帷幕。賽事為發展現代公益創新模式帶來了些許新的思考。
大學生微公益發力:正能量傳遞
近年來,大學生公益活動在社會引起廣泛影響,在此次大賽匯報展中,通過多支團隊精彩豐富的項目展示,我們更深刻地了解到大學的生公益發展現狀。
作為大學生公益最常見的方式之一,短期支教在社會上飽受爭議。有人甚至認為大學生短期支教是一場鄉村假期旅行運動.在這樣的質疑中,華東政法大學公益團隊的23名成員帶著支教的新理念以及前期充分的準備奔赴四川大涼山彝族自治區,用行動詮釋短期支教的正面意義。
66天,23名支教教師分別在四川涼山4個地區8所學校為近700名孩子上課,同時開展多項公益活動。在匯報展中,他們用最樸實的話語,支教過程中的圖片,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北京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金錦萍教授表示:公益最核心的意義在于正能量的傳遞,通過挖掘公益項目中的感動故事,感召更多的人關注公益、參與公益,從而將這股正能量更加廣泛地傳遞出去。
可持續發展力量:成長型公益模式
相較于傳統公益,現代公益項目由單方面捐款贈物逐步向多元化發展。匯報展評委,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孫孝文提出:現代公益項目更加注重與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元素相結合,最終質變為有針對性、可復制、可持續發展地成長型公益模式。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牛仔無止境項目團隊便是成長型公益模式的典范。他們通過合理整合資源,建立以回收--改造--售賣為核心的商業鏈模式,輔助牛仔褲循環利用理念推廣,解決城市中廢棄牛仔褲無法妥善處理的問題。同時,隊員們在與北京太陽村達成合作后,通過將廢舊牛仔褲變廢為寶,實現了牛仔褲制品的再創作,并幫扶更多的人提高就業技能、增加就業機會。項目包含多種公益元素,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形成良性循環,最終達到可持續發展性。
在為期三個月的好麗友杯大學生公益夢想實踐大賽中,組委會收到大量大學生公益項目方案,其中不乏具有持續發展潛力的公益項目。為促進大學生公益活動組織朝著更加系統、更加完整的趨勢發展,大賽邀請到多位知名公益專家對各支團隊的實踐效果進行評獎和現場指導,同時對公益項目的實踐情況進行跟蹤報道,以期吸引更多人關注公益。
好麗友助力:仁文化推進公益發展
大賽雖已落下帷幕,但大學生公益實踐仍然在繼續。在賽事匯報展后,好麗友聯合各團隊對暑期幫扶中的制作的成品進行展示、義賣,通過這種方式為公益項目募得更多資金。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比賽吸引和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年輕人是社會良性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希望大學生們能夠把愛心、仁心以及公益事業傳遞下去,讓更多人受益,好麗友(中國)總裁張世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好麗友也將繼續支持大學生群體的社會公益實踐,推動社會公益事業在中國的發展。
作為知名食品企業,好麗友多年來積極踐行公益,不僅在國家發生災害時及時援助,同時持續關注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有仁有朋友是好麗友一直秉承的品牌內涵,以仁之心,做仁德之事,去贏得真正的朋友,幫助更多的人受益。好麗友杯大學生公益夢想實踐大賽正是好麗友公司推動公益的一次成功嘗試。以仁之心號召年輕一代的仁義之士,將仁與公益的正能量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