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青島慧能多農業發展有限 | 河南益品堂食品飲料有限 |
河南永鉑利商貿有限公司 | 佛山市懋源食品飲料有限 | 北京頂養科技發展有限責 | 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廣東省汕頭市新伙伴食品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國產奶業績銷售預警,現代牧業的虧損讓業內人士提高了警惕,國內奶牛遭進口牛奶沖擊越演越烈,在如此困境的情況之下,國產奶該如何應對?
對于現代牧業巨虧,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現代牧業出現巨虧有其自身的原因,比如在沒有做終端產品和渠道的情況下,投入大筆資金,這導致上游花錢,下游不賺錢。而究其根本,是現在整個乳業的生態鏈出現結構性問題,中國乳業的軟環境和土壤都比較惡劣。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即便沒有上述對賭協議,現代牧業虧損也是遲早的事情。因為按照目前的現狀,整個養殖行業今明年都會相繼陷入困境。據宋亮統計,國內萬頭以上的大型牧業公司目前有20多家,出現不同程度虧損的企業至少有一半。
事實上,除了現代牧業,西部牧業、原生態牧業等其他大型養殖企業生存狀況也都不容樂觀。西部牧業的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首次出現虧損,凈利潤虧損1400萬元左右,大幅下滑1120.53%;主營業務也包括奶牛養殖的新農開發一季度凈利潤大幅下滑314.18%,虧損1700萬元。據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透露,據定點監測,今年3月,國內奶牛養殖虧損面已達到51%,比去年高了5.8%。
國內養殖業之所以面臨目前的困境,業內人士多將矛頭指向“進口大包粉”以及“復原乳的沖擊和影響”。 據公眾號“胡說有理”報道,由于進口大包粉價格低廉,近年來一些乳品企業使用進口奶粉生產復原乳,限收拒收國內的生鮮乳,加劇了“賣奶難”。
今年4月份,全球原料奶均價為1.44元/千克,而我國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均價為3.47元/千克,兩者相差2.03元/千克。受價差較大的驅動,企業紛紛從國外進口大包奶粉,2015年全國進口大包奶粉54.7萬噸,折合生鮮乳為380多萬噸,減少了對國內生鮮乳的需求。另外,大量從國外進口液態奶、嬰幼兒配方奶粉,也減少了對國內生鮮乳的需求。
宋亮表示,當前中國乳業的市場調節機制已經失靈,如果政府不出手,國內奶牛養殖業能否堅持兩年還不好說,希望對奶制品的標準進行修訂,禁止一些產品使用復原乳,這樣對國內的原奶消化將起到一定的作用。對企業而言,有以下的應對辦法:一是調整發展模式,對大牧場進行拆分;二是加快多元化發展,不光養奶牛,還要大力推進肉牛養殖;三是繼續加快下游拓展,分散風險。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