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青島慧能多農業發展有限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孟州市景一飲品有限公司 | 濟源市鑫源飲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益品堂食品飲料有限 |
煙臺三九食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益可滋(青島)飲品有限 | 北京頂養科技發展有限責 |
往年夏季都是碳酸飲料熱賣的季節,近兩年卻是啞火了一般,可口可樂和百事兩大碳酸飲料巨頭也紛紛謀劃轉型,在人們消費意識日漸提高的情況下,飲料企業想要做好市場,需要做的功課更多。
其實不僅是可口可樂,過去一兩年包括百事可樂在內的很多飲料巨頭在中國的日子都不大好過。疲軟的消費正讓曾經享受增長紅利的飲料巨頭們在炎炎夏日感受到寒意。
可口可樂營收下跌 老對手百事也不好過
據可口可樂財報數據,2016年上半年,可口可樂總營收為218.21億美元,同比下跌4.6%?煽诳蓸蜂N售額的下跌主要受到了亞太區、尤其是中國市場的拖累;據金融時報報道,可口可樂首席運營官稱,2016年第二季度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果汁類銷售額降幅達到兩位數,可口可樂的銷售額也出現了下跌。
其實不只是可口可樂,其老對手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日子也不好過。2011年康師傅與百事可樂簽訂協議,百事可樂在華經營權由康師傅接管,通過這一協議,康師傅進入了碳酸飲料市場。去年康師傅經營的以百事可樂為主的碳酸飲料銷量出現了3.9%的下跌。今年一季跌幅更是高達6.9%。
可樂銷量的下跌,很難解釋為消費者對碳酸飲料態度的轉變,其他類型的飲料跌幅實際上比可樂還要大。今年一季度康師傅飲料業務收入11.92億美元,同比下跌5.4%,凈利潤更是大跌36.0%,旗下的茶、果汁、水的銷量悉數下跌。去年康師傅的飲料業務已經在負增長了:果汁跌幅為19.8%,水跌幅為15.1%,茶跌幅為6.1%,跌幅均超過了碳酸飲料。
飲料企業步入寒冬 飲料旺季銷量下跌
除了幾個飲料巨頭外,國產飲品上市公司的業績也不甚理想。
主要收入來自茶飲料的深深寶A今年上半年預計虧損1300萬元—1800萬元。維維股份今年一季度總營收下跌超一成,凈利潤則暴跌近五成。海南椰島今年上半年預計虧損4500萬元,飲料收入下滑被列入虧損的原因之一。
這些企業的境遇其實是中國整個飲品行業步入寒冬的縮影。據統計局數據:2016年5月中國軟飲料產量為1441萬噸,同比下跌9.20%,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
最近三年來,飲料產量增幅已經在持續放緩。增速從2013年的約20%,急速放緩到去年的6.2%。下圖是面包財經(微信公眾號ID:mbcaijing)根據官方數據繪制的中國近年來飲料產量圖:
消費品集體受創 抑制資產泡沫讓實業看到春天?
如果排除天氣和季節性因素,飲料的銷量實際上可以看做快消品的一個縮影;而快消品的銷量則比GDP數據更能反映經濟的真實處境。
根據咨詢公司貝恩的報告:以消費量計算,2015年中國城市快消費品消費同比下滑0.9%,2014年則為增長0.1%。從消費價值看,去年快速消費品增速降至3.5%,創五年新低。
面包財經近期跟蹤了一系列消費類上市公司的經營數據發現:牛奶、啤酒、方便面、餐飲乃至胸罩內衣的龍頭企業,最近兩年的銷售和利潤都在遭受著巨大的壓力。相關內容可以在面包財經微信公眾號上點擊歷史文章查看。這一系列文章中,最近的一篇是關于“她經濟”的《胸罩內衣突然賣不動了 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可口可樂首席運營官表示,可口可樂會繼續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消費再次提速做好準備;“中國的快消領域并沒有顯示出符合GDP增速的強勁消費能力”。其實GDP的數據很多時候不能太當真,多拍幾個地王,資金在金融系統內空轉也能推升GDP數據。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稱,要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五大任務,并重點提及要抑制資產泡沫和降低宏觀稅負。
已經入冬的消費品,下一個春天真的會很快到來嗎?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