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廣東省汕頭市新伙伴食品 | 濟源市鑫源飲品有限公司 | 河南益品堂食品飲料有限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廣東同潤堂飲料有限公司 | 佛山市懋源食品飲料有限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 | 青島慧能多農業發展有限 | 河南永鉑利商貿有限公司 | 湖南國飆貿易有限責任公 |
信息化、數據化網絡時代已經到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禪城針對食品安全監管構建“互聯網+”,食品安全新網絡正在進行中。以信息化為鏈條,向田頭、工廠和餐桌兩端延伸,建設嚴密覆蓋全區,覆蓋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的快速檢測防控網絡,實現食品全鏈條標準化、精細化、科學化跟蹤管理,防止不合格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流向餐桌。
”在加快建設“互聯網+智慧菜市場”的同時,佛山市禪城區正把加快健全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作為今年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信息化+金融”為重要手段,積極探索“互聯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破解監管薄弱、溯源困難、信息公布不對稱等食品安全的焦點問題,讓市民吃得安全、吃得安心,為全面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率先示范,提供可復制的經驗樣板。
禪城區委書記劉東豪說,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區委、區政府把確保食品安全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內容,作為民生大事、發展工程和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從產地到餐桌,每個環節都有潛在安全隱患,做實食品安全工作,必須緊抓全鏈條、全系統監管!倍U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江漢基說,該區今年啟動建設覆蓋全區,覆蓋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快速監測檢測網絡,防止不安全食品流向餐桌。
此前,禪城已建立了由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鎮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各市場(超市)農產品檢測室組成的三級檢測體系,嚴把蔬菜和水果的批發入市關口。數據顯示,2015年,禪城全區食品抽樣檢驗6214批次,合格率97.75%,高于全國的96.8%,抽取蔬果樣品79.12萬份,農藥殘留合格率99.76%,瘦肉精抽檢合格率。
在此基礎上,禪城區政府今年把建設覆蓋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各環節的快速檢測網絡作為全區民生實事之一,從軟硬件著手升級原有三級檢測體系,構建“1+4+5+500”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笆紫仁翘嵘屯晟埔远U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為龍頭,鎮街農檢站、流動檢測車為基礎的檢測能力,為監管部門監管和執法提供技術支持!倍U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其次是食用農產品和水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大型超市等流通環節要建設快速檢測室,配備檢驗人員,第三是中小學和幼兒園食堂、配餐中心、大型企事業單位食堂和餐飲單位等消費環節要設置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并加大力度開展農殘獸殘快速檢測。
同時,禪城將加大食品生產企業抽檢力度。對區內48家生產企業特別是集中加工中心按照標準建立檢測室,并按照要求進行檢測,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將人工巡查轉變為在線巡查。按照計劃,到今年年底,禪城將最終建成1個區級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中心、4個鎮街檢測站、配備5輛流動檢測車和500個檢測點。
禪城區區長孔海文說,通過一系列舉措,加快形成區和各鎮街檢驗檢測機構、農貿市場和超市快檢室、流動快檢車互為補充的區、鎮街、企業三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在食品流通前沿建立有效關口,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的事前防控水平。
上月,禪城區召開創建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動員大會,提出要開展基層監管能力提升工程、過程管控效能提升工程、農產品市場管理提升工程等十大工程,實現對食品安全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有效監管。
作為省內批試點地區,禪城率先推進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工作,通過“廠場掛鉤、瘦肉精檢測、屠宰同步檢疫、統一冷鏈配送”四大環節進行監管,實現生豬肉品從養殖基地到市場的全鏈條監管。如今這一理念正向食用農產品領域全面延伸。
為加強過程監督,禪城此前面向餐飲服務單位推廣創建“陽光廚房”,通過安裝監控攝像頭對食品原料加工、配餐等廚房操作的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并接受市民監督。在此基礎上,禪城實行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理,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創建“陽光車間”。
江漢基說,在獲得食品生產環節監管成功經驗后,該局將進一步往前追溯,抓源頭監管和流通環節監管,利用現代物流和信息化技術,試點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直接到超市設攤、配送上門的新模式,實現農產品買賣交易有據可查,有源可溯,有蹤可追。
為此,禪城將扶持專業從事生鮮農產品批發的流通企業、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引導其直接與農產品基地對接,有關負責人表示,農產品基地既對產品的質量安全負責,又承擔產品的包裝和運輸,產品到超市經過檢驗合格后,可以直接上架銷售,這種“農超對接”模式既減少農產品配送成本,又提升農產品的監管效率。
與此同時,禪城將推行標準化管理。除了農產品生產基地按照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產品質量“三達標”的要求,制定操作規程實行標準化生產之外,銷售企業也要按照標準標注農產品種類、生產基地、檢測結果等,市民通過手機APP可以直接追溯來源。
禪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將繼續以群眾的需求為導向,綜合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思維,加快建立網絡監管執法平臺,健全各環節追溯體系,提升信息化智能監管手段,提升全區食品安全整體保障水平。
目前,禪城正在制定互聯網+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加強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與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電子追溯信息對接,形成一條從源頭到餐桌的完整溯源鏈條。為確保食品安全產業鏈各環節參與者的知情權,有效解決食品安全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禪城也將進一步強化信息公開和共享。如在“互聯網+智慧菜市場”,一旦發現問題肉菜,管理者則可通過有溯源依據的消費憑證找到攤檔主,通過電子支付信息聯系到顧客,改變過去農產品等售后無法跟蹤、問題食品無法處理、無法索賠的現象,讓市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同時,禪城正加快推進食品安全信息化網格化監管,建立完善食品行業監管臺賬,實現“一戶一檔”,運用“智慧食藥監”信息化網格監管手段,劃分食品監管網格,形成點面結合、縱橫交錯,橫到邊、縱到底的食品監管網絡。
去年,在突破部門“信息孤島”的基礎上,禪城將一門式改革理念從行政審批延伸至基層治理應用領域,創新推出全省社會綜合治理云平臺,整合區內18個職能部門數據信息及視頻監控等資源,實現對社會事件的實時處置。在近期召開的創建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動員大會,孔海文要求加快開發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接入區社會綜合治理云平臺,強化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快速反應和統一調度能力,實現全區食品安全有效統一的管理。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