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益品堂食品飲料有限 | 佛山市懋源食品飲料有限 |
四川風云廣告 | 蚌埠市福淋乳業有限公司 | 青島慧能多農業發展有限 | 煙臺三九食品有限公司 |
廣東同潤堂飲料有限公司 | 湖南國飆貿易有限責任公 | 衡水綠源食品有限公司 | 北京頂養科技發展有限責 |
在網絡購物大潮下,雖然線上生鮮單價比線下貴30%,但在過去四年里中國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增長了近23倍。同時,大佬頻繁入局,小平臺相繼死亡。線上與線下生鮮零售正進行著一場差異化的征戰。
線上貴30% 新客群不差錢
線上生鮮零售近幾年才剛起步,但增勢迅猛。 據波士頓咨詢公司(以下簡稱“BCG”)和阿里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生鮮消費趨勢報告:新時代生鮮市場制勝之道》(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2-2016年,生鮮電商市場從40億元猛增至950億元,四年內增長近23倍。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3470億元,將近30%的城鎮家庭將透過線上渠道購買生鮮產品。
中國消費者對線下生鮮滿意度較低,生鮮電商滿足了這一缺憾。報告顯示,消費者對線上生鮮渠道滿意度為24%,但高出線下7%.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在線上支付的生鮮單價高于線下約30%.同時,超過60%的消費者希望買到品質更好的生鮮,價格并非網購生鮮主要動機。
目前有三大消費力量推動生鮮的線上增長。32%的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在線上購買生鮮,新興中產階層僅有16%;經常光顧生鮮電商的消費者平均年齡為31歲;網購年限達到五年的經驗豐富的消費者會開始大幅網購生鮮,他們的生鮮消費金額是經驗欠豐富者的3.4倍。上海萬擎商務咨詢有限公司CEO魯振旺表示,線上生鮮一定要走中高端路線,才能與線下零售拉開特色差距。
巨頭攪局 談盈利尚早
線上生鮮正面臨著克服源頭分散、商品標準化低、損耗高、物流不完善等巨大瓶頸。
生鮮電商供應鏈成本高,倉庫、運輸、冷藏送達等成本超過40%.生鮮產品易變質,損壞率超過10%.目前國內獨立的生鮮電商平臺都在虧損,想要盈利只能靠提高單價。目前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1%盈利、4%持平、88%虧損、7%是巨額虧損。
因此,在現有生鮮電商的格局里,幾乎是資金充裕背景深厚的電商大佬在把控局面,沒能尋得靠山的小平臺紛紛倒下。上海的生鮮電商平臺壹桌網上周陷入倒閉風波,商品全部下架;更早以前,美味七七宣布倒閉;愛鮮蜂大批裁員……分析人士坦言,生鮮電商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的加入,對于中小型生鮮電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魯振旺表示,從目前線上生鮮的格局來看,天貓超市規模,投資易果網打通物流服務,整合利用了資源。巨頭并不著急盈利,目前做生鮮電商實現盈利的,多是一些在產地的賣家,或者只做平臺不涉足全產業鏈,“涉足供應鏈盈利是十分困難”.
渠道交戰 線下拼什么
雖然線上增速快,但線下零售仍是生鮮的主渠道。報告顯示,到2020年,中國生鮮消費市場線下約占75%-85%的市場份額。同時,生鮮產品需要高頻次購買來保證新鮮度,36%的受訪者每周購買新鮮蔬菜超過3次,他們的平均渠道數量高達4.1個。
國內零售業正紛紛加注生鮮超市。前不久,超市發擴大生鮮超市規模,銷售面積約200-500平方米,80%以上為果蔬及肉類商品。超市發總經理王增慶曾表示,北京積極疏解非首都功能,一些生鮮市場搬離或者消失,但居民仍有需求。
面對線上生鮮的搶食,BCG合伙人呂晃表示,烘焙、熟食類產品的線下銷售仍有明顯優勢,線下零售商應更加突出鮮食的差異性展開客流的競爭。同時,線上生鮮還未完全打開小城市的市場,線下零售商完全有機會加速提升低線城市布局,培育消費者需求,搶占市場。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