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 | 廣東省汕頭市新伙伴食品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廣東同潤堂飲料有限公司 | 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 | 蚌埠市福淋乳業有限公司 | 濟源市鑫源飲品有限公司 |
山東養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煙臺三九食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益可滋(青島)飲品有限 |
餐飲業全面實施營改增半年后,備受困擾的堂食與外賣業務按照不同稅率繳納增值稅的問題于上周得到解決。外賣增值稅率最終定檔6%,將讓提供外賣服務的餐企享受更多營改增紅利。同時,也讓今年餐飲業關注程度的營改增話題在年末之際再度成為行業熱點。根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了解情況,營改增實施半年后,不少餐飲企業已經通過更換供應商等方式,使企業獲得盡可能多的可抵扣進項,并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這也說明,之前業內關于營改增將倒逼餐飲產業鏈合規化發展的推斷正在成為現實。
外賣稅率定檔6%
12月21日財政部發布《關于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其中第九條明確規定,“提供餐飲服務的納稅人銷售的外賣食品,按照‘餐飲服務’繳納增值稅”。這是自營改增實施以來,困擾餐飲企業的外賣增值稅率問題首次得到官方明確,即餐飲企業外賣業務將按照6%的增值稅率繳納增值稅。今年5月1日起,餐飲業營改增正式實施,根據增值稅的相關政策,銷售食品(外賣)通常適用17%的稅率(個別食品適用13%稅率),而餐飲服務則適用6%的稅率。當時堂食和外賣將分別適用6%和17%的稅率猜測成為餐飲圈關于營改增的最熱門議題之一。多數大力拓展外賣業務的餐飲企業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均認為,外賣17%的增值稅率并不合理,如果真如此,外賣市場將難免降溫。
事實上,隨著餐飲O2O熱度不減,很多傳統餐飲企業對外賣的看法也已經發生了本質變化,有的餐飲企業因外賣收入已經超過堂食收入而將外賣作為主要發力的市場。當時,嘉和一品董事長劉京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7%是不合理的”。因為堂食與外賣的價格應當保持一致才有價格競爭力,這樣外賣的價格是按照堂食的6%增值稅進項組價的,如果未來按照17%計征增值稅,不符合同品、同價、同稅負的原則。通過外賣、外帶、外送的方式給消費者,是堂食業務的延伸,不屬于銷售非現場消費的食品,大量的餐飲企業無法正確區分堂食與外賣的數量與金額,這與純食品流通企業的組價計稅方式不一樣。對于一個餐飲門店來講,堂食與外賣均是低盈利的普惠民生業務,不應承擔過高稅負,事實上,前期外賣一直按3%簡易征收增值稅。
連鎖餐企獲營改增紅利
有業內分析認為,堂食與外賣的增值稅率統一,相比之前的3%,稅率有所提高,但是對于屬于一般納稅人的餐飲企業而言,堂食與外賣的稅率統一也降低了餐飲企業的報稅難度。與此同時,也可以讓餐飲企業在外賣業務上享受進項稅抵扣帶來的紅利,有利于進一步降低餐飲企業的稅負。
和合谷財務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營改增試點全面實施之后,企業每個月的稅負降低約2.5%左右,近期稅務總局明確了外賣業務的稅率,這也意味著提供餐飲服務的納稅人銷售的外賣食品按照“餐飲服務”繳納增值稅,進項稅可全額抵扣,預計每個月能夠減少稅金約60多萬元?傮w來看,目前抵扣后實際稅率較營改增前大概有3.5個百分點的降幅,正規的餐飲企業在營改增后減負情況都會比較理想。
劉京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回訪時則表示,營改增實施半年以來,對餐飲業來說整體起到了降負的作用,對小規模納稅人從5%下降到3%,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稅負有所下降,企業還是要盡可能多地取得進項稅票!暗渤霈F了一些情況,比如說一些房東包括物業不給出具這個增值稅票,如果你要增值稅票的話他要加稅點。這種情況下,稅負其實也是受到了影響!
江邊城外財務負責人石紅巖則表示,營改增讓江邊城外的稅負得以較大幅度降低。江邊城外已于不久前啟動外賣業務,此次外賣增值稅率定檔也將給江邊城外帶來更多紅利。
倒逼餐飲產業鏈合規化發展
營改增落地實施之初,不少餐飲企業都對進項稅抵扣問題以及如何享受營改增紅利存在困惑,但在當時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享受營改增紅利的關鍵是取得盡可能多的進項增值稅發票,并推測餐飲行業很可能會因為營改增而加快合規化發展的步伐,進而成為倒逼整個餐飲產業鏈合規化發展的契機。
國稅總局原副局長、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許善達曾公開表示,對于原來繳納營業稅現在改為繳納增值稅的這部分餐飲企業而言,要分析營改增紅利,須對企業的多個環節進行相應調整!俺似髽I的財務人員須學會并掌握營改增的規律及特點外,餐飲企業的銷售模式、采購模式也要做相應調整!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營改增對于餐飲企業而言,有益于企業的經濟效益,但同時餐飲企業也要面對抵扣的難題。目前國內的餐飲供應鏈多樣且復雜,合規企業數量少,很多餐飲企業尤其是小型餐飲企業在采購過程中索要增值稅發票的難度很大,上游產業鏈亟須升級,尤其是農貿市場,目前農貿市場向餐飲企業批發原材料大多難以提供增值稅發票,未來供應商若要具備開具增值稅發票的能力,將很可能在原材料加工、標準化等方面進行深化改革,供應鏈將很可能被延伸。
在此背景下,部分餐飲企業已經開始發力布局產業鏈上游,既有像西貝、呷哺呷哺以及海底撈這樣自建供應鏈的企業,也有類似于金百萬通過代加工外賣的方式向產業鏈上游延伸的企業。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營改增已經讓不少餐飲企業尤其是合規化程度較高的連鎖餐飲企業從中獲利,未來營改增也很可能成為推動餐飲產業鏈整合的動力,熟悉掌握營改增規律的餐飲企業或將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