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蚌埠市福淋乳業有限公司 | 山東養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廣東同潤堂飲料有限公司 |
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 | 廣東省汕頭市新伙伴食品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孟州市景一飲品有限公司 | 濟源市鑫源飲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益品堂食品飲料有限 |
繼“塑料紫菜”后,又有傳言稱龍口粉絲也是塑料做成的。記者發現,與塑料沾邊的還有大米等食品,但這些信息最終都被證實是謠言。它們對檢驗檢測機構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相關行業遭受的損失則更大。
“塑料紫菜”謠言肆意傳播之時,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一則只有短短幾十秒的視頻謠言,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可能會給相關的紫菜生產企業造成上億元的經濟損失,而后續影響還沒有被統計在內。由此可見謠言的社會危害到底有多大,現在“塑料粉絲”、“塑料大米”又來,不能不讓人為相關企業再捏了一把汗。
每次類似謠言出現的時候,不管是專家學者還是政府部門、媒體,都呼吁公眾不信謠、不傳謠,但一方面大范圍傳播的謠言的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另一方面傳謠的成本過低,最終導致不實之說引發社會恐慌。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將在微信、微博發布假消息等9種常見行為列入刑事處罰范圍。日前發布的《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征求意見稿),擬將編造、散布、傳播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列為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未來,網友盲目傳謠信謠,將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
此外,杜絕食品謠言的蔓延還要相關部門做出更多的努力。首先,加強監管,杜絕造謠產生。一方面微信等自媒體平臺應肩負起必要社會使命,對大范圍傳播的涉及健康、養生等信息進行篩查、屏蔽、追責;另一方面,大眾媒體有義務及時向社會澄清謠言,并普及相關知識,避免公眾偏聽偏信。其次,食藥監、工商等部門進一步落實食品溯源機制,以及問題食品信息公開,避免公眾盲從。行業和監管共同發力,才能抵抗謠言。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