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青島慧能多農業發展有限 | 煙臺三九食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益可滋(青島)飲品有限 | 孟州市景一飲品有限公司 | 四川風云廣告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 | 山東養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國內休閑食品市場正在以幾何的速度增長,眾多新品扎堆,各種單品爭艷,這也反映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仍將持續,我國休閑食品企業在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生存空間。
“喝著飲料吹冷氣,嗑著瓜子追著劇”——無論是單人宅著還是友人聚會,越來越多消費者都習慣在閑暇時間來點零食啖嘴,也因此帶動了休閑食品市場的快速增長。目前我國休閑食品市場規模已達1095億元,其中堅果炒貨類的市場增長最快。而未來的休閑零食市場,也將可預見地朝著品牌化、健康化、創新化和場景具象化發展。
這一次,青竹君與花生兄弟創始人杜銳一起探討了花生食品的發展,并整個休閑食品領域未來趨勢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重要信息:
傳統食品公司依賴渠道力量,忽視產品結構,導致品類沒有規模,也難以產生大品牌初期企業應先建立產品結構和生產方式,再構建消費情景,形成品牌的內容化和IP化線下渠道實現產品體驗,線上渠道進行品牌傳播,雙渠道結合實現口碑和規模的雙贏打造產品矩陣,形成品牌規模。
青竹君:為什么某些品類的休閑零食沒有產生大品牌?花生兄弟選擇以花生作為切入點是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嗎?
杜銳:這是由于過去的從業者所存在的企業基因,導致很多品類的零食沒有產生巨頭、實現不了品牌化。之前,我們講的食品行業1.0時代,傳統食品公司大部分靠渠道來拉動產品銷售,所以只要有產品,靠渠道力量,很快可以做出規模。但他們不會原料的本身去做更多的產品開發,并形成產品結構和生產方式的升級。而新興的快消零售公司從一開始針對某一品類,更的維系一個品牌,形成消費者的認知,比如堅果類的三只松鼠,紅棗的上市公司“好想你”。
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出現花生休閑化領域的農產品加工品牌,像我們吃的煮花生炒花生——煮和炒都是農產品的一種加工形態,我們之所以選擇做花生,是因為它的加工形態不單一;ㄉ帽燃~扣,紐扣可以跟任何服飾結合,花生也可以跟其他農產品結合并進行開發和營銷,這樣會更容易在專業基礎上將規模做大,最終形成一個獨立的花生零食品牌。
青竹君:花生兄弟在產品結構上有什么考量?從對標企業來看,新品牌的進入空間有多大?
杜銳:休閑花生是我們要做的主要類別。目前產品系列是采用“1+2”的形式,即花生糖+油炸花生和花生藜麥棒,明年我們的產品計劃是“5+1”形式。市場上,花生的所有產品品類主要是這五款:款是油炸類的,即食花生;第二種是裹衣花生,即在花生外圍加了一層膨化面粉;第三款是烘烤類花生,需要剝殼的;第四款是花生糖果;第五款是花生能量棒。
產品的衍生都是基于原料的特質,花生的主要特質一是補充蛋白質,且低成本,二是提香,三是飽腹感。
從整個消費場景和消費功能來說,花生領域沒有形成品牌規模達到全國性擴張,也是說尚未出現。即便在花生的細分領域,依然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比如能量棒這一塊,大家比較熟悉的“士力架”其實是屬于高糖高熱量的是補充能量型;而我們的花生藜麥棒是屬于完全不同的健康代餐性質,這兩種產品其實是兩類消費人群,健康代餐型的能量棒目前仍沒有出現品牌化,整個花生零食市場的潛力巨大。
青竹君:農產品必然會有一個原料價格波動,那么花生怎么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控制成本?
杜銳:對于非標產品來說,我們做的是一個消費品牌;對整個產業鏈來說,我們是農產品深加工的一環,F在我們主要通過專業化合作社來收購原料,未來將只提供訂單、技術和生產標準,而原料上,對花生的種植、品控和改良,會更直接和深入去觸達到花生種植戶。
中國的花生產量是全世界的,花生的采購其實比堅果要簡單,原料到處都有。所以相比較原料的價格波動風險,更重要的是保證原料的品質穩定。不同產地的花生,適合加工的品類也不一樣,我們會根據不同地域的原料特性,做出不同的產品。
青竹君:新興零食與傳統零食在產品包裝上有很大區別,企業應該如何考量產品的包裝設計?包裝個性化會是產品的競爭力體現嗎?
杜銳:首先,我認為花生口味這塊,市場是不需要被教育的。在產品包裝上,解決的是一種情感屬性,但不同的消費者,食用花生的場景和功能是不一樣的,如通常男士當佐酒,女士當零食。不同的年齡段選購產品也有不同的需求,如家庭消費,會傾向于在商場購買較大的包裝;而作為辦公室零食或者隨包攜帶的,會傾向于在便利店購買更小包裝更休閑包裝的產品。
產品包裝,實際上是一門深刻的學問,它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絕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包裝好看、食品好吃只是產品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產品的購買場景、消費場景、銷售場景。
我的核心觀點是,企業競爭力是由鐵三角——品牌、渠道、產品來體現的。消費品其實是一個進入門檻比較高的行業,特別對產品型公司而言。從0到1這個階段,要考慮的是三位一體的綜合能力,任何一個都不能出現太大的短板,這樣才可以立足市場,而不單單以包裝個性化來體現產品競爭力。
青竹君:包裝上的品牌形象設計也是出于這個考慮嗎?現在都在說IP化,在這一方面,企業如何考慮從IP形象上做延伸?
杜銳:從品牌形象上來說,是先從品牌內容化過渡到品牌IP化。但初期企業要做的應該是先建立產品結構,基于產品本身不同的消費人群,在品牌上搭建出情感認同。比如小黃人,它們都有多種性格和形象,多個不同的小黃人從而構成一個大家族。所以花生兄弟的IP,也不會只打出一種形象,我們總結出的一個情感矩陣是“呆、萌、蠢、賤、拽、狠”,消費者可以在品牌上找到情感歸屬和喜好內容。
包裝上的品牌形象本質上解決的是產品溢價,可以讓更多消費者接觸并接受我們的產品。需要注意的是,創業成長期的產品是不適合為了做IP而去做IP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去支持內容型IP。
青竹君:現在是“新零售”正盛的時候,比如賣辣條的衛龍也開起了線下體驗館,你覺得零食做線下門店可行嗎?除此之外應該如何打造品牌護城河?
杜銳:這要分產品型品牌和渠道型品牌。單一的產品型品牌,去開線下門店是要非常慎重,不能盲目跟風。,是要取決于團隊的基因,一個品牌,電商做得好,不一定線下門店做得好;產品增長好,但零售銷售量不一定好。第二,消費者到店內能不能看到產品與其他品牌的差異性和競爭力。從這一點來說,我個人也并不認同“好想你”賣紅棗的線下模式,它如果只賣紅棗一系列的健康保健品,是可以的,但單純只是紅棗這一產品,那么銷量下滑會很快的。所以線下門店的形式,我認為更適合渠道型品牌。
品牌護城河這個問題,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產品上的創新需要有持續性。一個單品的生命周期是3-5年,之后的產品迭代,或是在包裝上做情感改變,比如可口可樂的分享瓶;或是給予公司定位,在產品的功能和口味上做改變,比如可口可樂的櫻花味可樂、零度可樂,否則很難靠一種產品賣很多年。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