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河南益品堂食品飲料有限 | 煙臺三九食品有限公司 | 北京頂養科技發展有限責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益可滋(青島)飲品有限 | 孟州市景一飲品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 | 廣東省汕頭市新伙伴食品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青島慧能多農業發展有限 |
糖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調味品,而且也是很多人都經常吃的,但是這兩天,關于奶茶中糖含量的新聞讓許多喜歡喝奶茶的人隱隱感到擔憂。
最近上海市消保委專門組織了一次現制現售奶茶的比較試驗,在上海市內27家奶茶鋪購買了奶茶樣品共計51件, 其中正常加糖的奶茶27件,標稱無糖的奶茶20件。27件標稱正常加糖奶茶的總糖含量,高得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每杯奶茶樣品含糖量為33g,相當于每杯奶茶平均加入了7塊左右方糖。其中一款奶茶的總糖含量13.0g/100ml,相當于一杯中總糖含量約60克。
60克糖是什么概念?
檢測人員用4.5g左右的方糖稱重,結果天平稱到第13塊方糖時剛好與60g接近,也是說,喝這樣一杯奶茶,相當于吃掉了13塊方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應不超過50g,控制在25g以下”。也是說這次比較試驗中的某些奶茶,只要喝上一杯已經超過了正常人體中糖的攝入量。
10月29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做了一期奶茶健康指數調查,發現市面上幾乎所有現制現售奶茶,外包裝都沒有任何配料信息或營養標簽信息。
央視節目中說,有消費者反映喝完奶茶后會出現心悸、失眠狀況,而這次比較試驗中,不但51件現制現售奶茶中全都檢出了咖啡因,而且含量之高出乎專家預料。但消協部門收到的1600多份有效問卷中,僅11%的消費者認為“奶茶中肯定會有咖啡因”。
昨天我來到中山北路,從體育場路口走到百井坊巷,短短三四百米,沿街有多家奶茶店,一些店門口還排著長隊。
我以消費者的身份走進7家奶茶店,買了店里最熱賣的一款奶茶產品,然后問店員,能不能告訴我,這杯奶茶里面加了多少糖?我發現,沒有一家店員直接回答我的這個問題。有的含糊說,大半勺吧。
“一點點”,烏龍瑪奇朵奶茶
12元(中杯)、半糖
點完單,店員指著貼在墻上的糖分表詢問我奶茶的甜度,根據標注可做成“正常甜”、“九分糖”、“少糖”、“半糖”、“微糖”、“不加糖”六種甜度。店員說,一般點少糖或半糖的顧客最多,正常糖通常不推薦,“全糖會有點膩,除非你很喜歡吃甜的!”店員說。
店員說,我們用的是公司統一配送的玉米糖漿,都是植物果糖。
“鹿谷制茶”,日月潭紅玉拿鐵奶茶
16元(中杯)、全糖
這家店的奶茶制作過程最長,付完錢后等待了4分鐘。
店員:我們做的都是手工茶,用的都是自己熬的紅糖,沒有糖漿這么甜。
“徐小包的奶茶”,原味奶茶
8元(中杯)、正常甜度
店員:我們店里的奶茶不像其他店里那么甜,所以只有一種甜度,因為我們是用奶粉來調制甜度的。
“蜜果”,燕麥紫米奶茶
9元(中杯)、正常甜度
店員說,很少有顧客點全糖或多糖的,喝起來會很甜,也很少有人點無糖的,一點甜味沒有,口感實在不太好,一般顧客最喜歡點7分糖和5分糖。
我們用的糖都是公司統一配送的蜂蜜果糖。
“元茶園”,黃金烏龍奶茶
10元(中杯)、 7分糖
店員介紹,他們的品牌來自臺北,奶茶用的都是果糖糖漿。
“黑瀧堂”,黑瀧珍奶
9元(中杯)、8分糖
店員在收銀時建議我奶茶選擇半糖(5分糖),甜度太高一般人都喝不慣。
店員顯得有些謹慎,沒有正面回答我的提問,但我在店里的操作臺上看到,店員在制作飲料時使用的甜味劑是蘇州永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焦糖牛奶味糖漿”。
“茶桔便”,波霸奶茶
10元(中杯)、 半糖
店員說,很少有顧客點半糖以上甜度的奶茶,實在太膩口,推薦半糖,口感。
店員:我們都是制作奶茶用的糖漿,奶茶里用多一些(一湯勺),如果是水果茶用一點點糖漿夠了,所以奶茶是飲料里面糖用得最多的。
我把買來的7杯奶茶帶回單位,請辦公室的女同事們品嘗,無論是全糖、半糖、還是少糖甜度的奶茶,女同事們表示,這幾款奶茶口感上都很甜。
我看到,在這些奶茶的包裝上,張貼了標有奶茶名稱、甜度、冷熱度的標簽,沒有含糖量在內的任何成分信息。
昨天,我采訪了一位杭州奶茶店老板沈女士,她在濱江大學城、朝暉等地開了3家奶茶店。
她告訴我,街邊奶茶店的奶茶通常由茶+奶精(鮮奶)+糖+水(冰)組成。奶茶店用的糖,并不是家里廚房常用的白砂糖,大多用的都是果糖糖漿。
專家說,果糖不容易產生飽腹感
更容易攝入過多
為什么選用果糖糖漿作為奶茶的糖源?沈女士說,一是糖漿的成本更低,跟蔗糖(白砂糖)相比,價格不到一半,二是果糖糖漿的口感更適合制作飲料:甜度很高,但是口感卻讓人感覺沒有那么甜。
杭州諾特健康中心吳向明主任說,現在許多奶茶店、甜品店使用的糖漿全名叫果糖糖漿,是一種由果糖和葡萄糖結合的糖漿制品,目前在飲料領域被廣泛添加使用。除了成本,口感與我們常見的蔗糖有區別,果糖糖漿對人體來說的問題是容易過量攝入,在我們攝入了蔗糖后,會轉化成葡萄糖,讓我們產生一種飽腹感,但果糖糖漿無法刺激人體的飽腹感,打個比方,下午肚子餓了想喝杯奶茶墊墊饑,結果一杯奶茶喝下去并沒有飽的感覺,但其實已經攝入了非常高的糖分和熱量了。 吳主任說,果糖糖漿除了讓人不太會有飽腹感外,目前研究也證實,大量食用果糖會引起胰島素和瘦素水平降低、饑餓素水平增高,是啤酒肚的罪魁禍首。說得再簡單點,我們攝入蔗糖后,蔗糖會分解成葡萄糖,從而為全身提供熱量,讓它更快地進行消耗,但果糖糖漿攝入后大部分都在肝臟代謝,當攝入過量時(如大量喝可樂、奶茶),肝臟會無法代謝過多糖分,從而儲存果糖轉換成的脂肪,我們常見的脂肪肝、啤酒肚,有不少是果糖糖漿攝入過多引起的。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