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蚌埠市福淋乳業有限公司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濟源市鑫源飲品有限公司 |
山東養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廣東同潤堂飲料有限公司 | 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益品堂食品飲料有限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食品添加劑,在食品生產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合理使用添加劑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廠家為了考慮成本問題,往往濫用添加劑,食品添加劑使用過多,損害消費者的健康生活,給消費帶來痛苦,這些廠家會受到法律制裁。
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添加行為進行了明確規范,即食品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的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在食品生產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案例解讀:
案例一: 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企業被罰130萬余元
2017年1月19日,根據舉報線索,古田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到古田縣某街道食用菌生產基地二層進行檢查,現場發現生產加工的白色銀耳有硫磺氣味和標識“食品添加劑 硫磺”字樣的黃色顆粒物品。經查實,當事人在生產經營銀耳過程中使用了添加劑硫磺的行為,不符合GB 7096-2014《食品安全標準 食用菌及其制品》規定,屬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古田縣市場監管局依法沒收違法經營的被扣押和封存的全部銀耳(包括銀耳碎)計2989.3公斤、熏蒸銀耳用的鐵鍋1個、用于熏蒸銀耳的添加劑硫磺18.35千克(含外包裝袋),責令當事人立即整改上述違法行為,并依法罰款130.1萬元。
案例二:釀造廠超范圍使用苯甲酸鈉、甜蜜素
近日,山東省濰坊市食藥監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其中公開通報,臨朐縣宏偉釀造廠生產經營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案,該廠在生產柳山老酒過程中,超范圍使用了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甜蜜素,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四)項,依據食品安全法百二十四條款第(三)項,處罰結果為,沒收超范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甜蜜素5.26公斤、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16.37公斤;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328.9元;并處罰款人民幣5萬元。罰沒款合計人民幣50328.9元。
案例三:食企技術不過關致二氧化硫殘留超標
今年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藥監局官網發布信息,1號店兵團大地旗艦店(經營者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果業有限公司)在其網站銷售的標稱新疆瑞合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椒鹽巴旦木,經檢驗二氧化硫殘留量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經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山區食藥監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新疆瑞合食品有限公司共生產加工“兵團大地”牌椒鹽巴旦木40包,貨值金額為1072元,收取加工費21元,違法所得為21元。該企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四)項。鑒于該企業積極配合調查,主動召回不合格食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該公司有符合從輕處罰的情形。依據食品安全法百二十四條款第(三)項,對新疆瑞合食品有限公司做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21元、罰款50000元,罰沒款合計50021元。
新疆瑞合食品有限公司不合格食品產生的原因是:由于企業設備不完善,生產技術不過關,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后未能做后續處理,出廠未做檢測,導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相對于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而言,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安全風險更大,即同時存在能否使用以及使用劑量多少的風險。當然,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否可能危害人體,通常難以認定,其危害可能是長期的、潛在的,甚至是當前技術條件下無法檢測的,消費者往往難以舉證,但若放任此種具有潛在危害性的行為,又必將給食品安全留下隱患。
食品企業要認識到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重要性,使用添加劑時切忌超過規定的量和范圍,如果超過安全限量和規定范圍,食品添加劑也可能變成有毒物,從而對人體產生危害。
以上是對濫用食品添加劑逃不過市場監管和法律制裁的相關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市場監管用雪亮的眼睛抵御外界的干擾,強抓市場,保證食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