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蚌埠市福淋乳業有限公司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煙臺三九食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益可滋(青島)飲品有限 | 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 | 濟源市鑫源飲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山東養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桃李面包這幾年迅速發展,如今已在全國市場占據半壁江山,它是如何在這么短短的時間之內發展這么快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公司基本情況
從收入來看,公司銷售產品主要以面包為主。面包產品的占比逐年升高,公司業務更加“純粹”。截止到2016年年報,公司主營面包的收入已接近97%。公司面包產品擁有 3 大系列 30余個品種,其中 3 大系列包括軟式面包、起酥面包、調理面包。
從組織結構來看,公司以家族持股為主,團隊結構穩定。公司為典型的家族企業,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吳學群、吳學亮、吳志剛、吳學東及盛雅莉,持有發行后總股本的 77.86%。公司控股股東吳學群自股份公司設立起一直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全面主持公司經營管理;吳志剛(董事長父親)自股份公司設立至今一直擔任公司董事;吳學亮(董事長兄弟)自 2009 年 5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和副總經理;盛雅莉 (董事長母親)雖未在公司任職,但對公司生產經營、企業發展等也有較大影響;吳學東(董事長兄弟)目前擔任子公司濟南桃李的法定代表人并負責其經營管理。此外公司銷售總監、人力總監、董事會秘書等高級管理人員均長期在公司任職,公司管理層相當穩定。
財務數據上來看,公司收入、利潤增速 CAGR 在 22%+,遠高于面包行業 12%增速,行業龍頭地位無可撼動。2011-2017年公司營收由11.97億元增長至40.80億元,CAGR達22.68%,公司凈利潤由 1.46 億元增長至 5.14 億元,CAGR 為 23.36%,利潤增速高于營收增速。營收、凈利潤增速遠高于面包行業 CAGR12%的增速。
傳統東北、華北大區的營收占比逐年下降,公司向異地擴張的戰略思路清晰;之前市場有過異地擴張成功與否的擔憂,實踐上來看,公司成功證明擴張的成功,東北營收占比2017年保持40%以下,但依舊保持18%以上的高增速;
根據2017年年報,公司主營分區域營收利潤如下表所示:新區域營收迅速增長,低增長區域主要原因在于產能瓶頸。
公司已有的生產基地產品產銷量接近。公司2015年在全國 14 個區域建立了生產基地。12-15主要產品面包的產量加速增長,產銷率一直保持在 99.9%以上,產能利用率也一直在 95.8%以上,2014 年達到 98.5%,已接近飽和。另一方面,由于公司沒有在月餅市場做進一步開拓,并且計劃減少粽子的產銷,因此,月餅和粽子的產能利用率在逐年下降,但是產銷率一直保持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全國16個區域建立了生產基地。
產能方面,公司在持續投入擴大產能,以解決瓶頸問題。2015年至今募集資金用增加的產能合計7.9萬噸,上市公司2017年11月再次定增7.4億,新增產能合計5.1萬噸。以工期1.5年計算,2019年之前2017年定增投放產能有望達產。屆時華中、西南產能增加有望快速拉動西南增長。
2公司商業模式:
“中央工廠+批發模式”
面包行業根據規模和銷售渠道,主要分三種經營模式:
三種經營模式的銷售凈利率對比如下:工廠面包有更低的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導致凈利率遠遠高于其他模式,且相對比較穩定;連鎖店由于面對C端,需要優質的服務和店面管理水平,而規;醒牍S面包則追求生產標準化、控費降成本能力和規模效益。
那么工廠與連鎖店兩種模式中,哪一種更好?
兩種模式各有所長,但需要不同的經營與管理風格;
從國際經驗上來看,日本山崎面包(混合經營模式)近年來也在大幅縮減連鎖店模式的品牌店數量,轉而增加超市、便利店銷售渠道數量,并且業績表現優良。
上市公司桃李面包完全是工廠面包,并未切入連鎖店;
3面包行業分析
1)面包行業持續增長
中國烘焙行業 2003-2014 年復合增速達 25%;2014 年,中國烘焙行業營業收入達 2427 億元,同比增長 10.28%,其中糕點、面包子行業實現收入 899 億元,餅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實現收入 1527 億元。估計 2015年烘焙行業全年實現收入 2670 億元,同比增長 10%。2015 年,中國面包行業實現收入 271 億元。同比增長10%。未來增速有望繼續保持在 10%左右,面包行業市場空間巨大。
2014年,面包糕點行業增長率有所放緩,但2015年之后重回增長,增速一度超過15%。銷售量增速弱于市場規模增速;剔除通脹之后的差額可以解釋為產品結構升級以及對應的消費升級;
2)對標海外看面包市場天花板
從量上來說:
與中國飲食相似的其他東亞,人均面包消費遠遠高于中國。市場容量尚有4倍-10倍的提升空間;從增速上來看,10%的增速水平下,15年以上的成長周期可期;
由普遍到特殊:看日本面包產業變遷
消費習慣變化帶動面包行業高增長后趨于平穩。二戰之后,在美國的扶持和政府的管制下,日本將面包逐漸作為主食,這種飲食習慣的改變帶動了日本面包行業后來十幾年的高速增長。60-80 年代,日本民眾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逐步發生變化,加上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了生活節奏的加快,面包作為主食更加便捷,可以滿足消費者的節約時間的要求。面包行業進一步快速增長。從 90 年代初期開始,隨著日本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消費更傾向于食品的多樣性,人們也漸漸將面包作為一種休閑食品,主食面包的增長幾乎停滯,面包行業的發展也更加成熟,市場逐漸趨于穩定。
日本面包行業市場集中度:日本市場烘焙行業較為成熟,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2016 年,日本烘焙行業市場份額的山崎面包占比為 25%,第二的敷島為 15.7%,CR3近 50%。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桃李面包將會憑借其品牌效應而受益。
3)面包行業其他的趨勢:門檻提升,利好龍頭
集中度逐漸提高:面包制造行業集中度較低,生產企業之間的差距比較明顯,目前我國面包市場中行業集中度較低,企業數量多且分散,其中,跨地區經營的知名面包生產廠商較少,此類企業生產設備投入較大,專業技術水平較高;
在制造領域,生產加工趨于專業化和標準化,門檻提升:隨著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和行業標準在原料、生產工藝、產品和檢測等方面制定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面包生產企業加強與原料供應商、行業協會的合作,在原料、食品添加劑的選擇,生產工藝和包裝的設計等方面加強專業化協作,為產品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消費領域提高品牌認知度,消費需求呈現出層次化和多樣化:近年來,國外面包品牌和香港、臺灣制造商大批進入內地市場,在產品質量、營銷和服務等方面為國內的面包品牌做出了積極的榜樣,帶動了整個面包行業的發展。隨著認知度的普及以及產品質量的提升,面包行業呈現品牌消費和消費發展的趨勢。消費者關于品牌需求的一方面代表了對品牌企業食品質量和衛生安全的信任,另一方面品牌企業可以將產品的特性和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消費者的喜好之中,使消費者形成品牌依賴效應。
4桃李面包核心競爭優勢
1)采購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自主采購的模式。公司制定了完善的供應商評價體系來評定和選擇供應商,待確定供應商后,公司統一與供應商談判確定采購價格、供貨周期等主要采購條款并簽訂采購合同,各子公司采購專員負責具體采購的執行工作。
公司對原材料的采購價格主要通過市場詢價的方式確定,以確保公司較低的采購成本。公司采購部門根據銷售及生產的需求,每月底對原材料進行盤點,確定次月的采購計劃,對不同的原材料,每月會進行一次集中采購或分次采購。
2)生產模式:以銷定產
面包作為快速消費品,具有產品保質期短、消費者對產品新鮮度要求高的特點,公司對此主要采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根據市場需求靈活制定生產計劃,公司采用中央工廠統一生產,工廠組織兩班人員生產,白天根據預估訂單量進行生產,下午下班前統計客戶提交次日需求的訂單后,在夜間進行補單。
月餅和粽子作為節日性的消費品,消費時段較為集中,公司采用階段性的集中生產模式。月餅每年的生產周期約為45-60天,主要集中在中秋節前1-2個月。粽子每年的生產周期約為50-60天,主要集中在端午節前2個月。對于月餅和粽子,公司根據當年的銷售情況,結合銷售計劃和經銷商的訂單,安排下一年度生產計劃。在生產周期啟動后,根據銷售部門的后續訂單數量的增加,生產部門會調整生產計劃并完成排產和前期準備工作。
3)營銷模式
直營+經銷渠道優勢明顯,渠道控制力強。
目前,公司主要通過直營和經銷兩種模式進行銷售:一是針對大型連鎖商超(KA客戶)和中心城市的中小超市、便利店終端,公司直接與其簽署協議銷售產品的模式;二是針對外埠市場的便利店、縣鄉商店、小賣部,公司通過經銷商分銷的經銷模式。
公司在多年的市場營銷實踐中,采用直營與經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進行渠道開拓,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全國市場建立了19萬多個零售終端。
渠道下沉,南方二三線城市還有發力空間。
從分銷渠道來看,基本上遵循大商超-傳統商鋪-便利店-電商的順序逐步滲透;從城市擴張來看,東北部分省能夠滲透到鎮這個級別,在南方能夠滲透到中心城市;
5未來盈利增長點與成長性
從投入產出兩方面來說:毛利率提升費用降低帶來凈利率提升、新市場持續發力帶來產能利用率提升;收入端持續發力擴張成效顯著。
根據以上報道,桃李面包獨特的生產模式、營銷模式、產業模式...成如今的局面,未來桃李面包將會如何發展?我們將持續關注!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