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蚌埠市福淋乳業有限公司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濟源市鑫源飲品有限公司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北京頂養科技發展有限責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河南益品堂食品飲料有限 |
煙臺三九食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益可滋(青島)飲品有限 | 孟州市景一飲品有限公司 |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的食品飲料涌入市場,2018年要過去了,但年不年底有什么關系呢?心里有底才最重要。
如果你沒有扎扎實實做生意,那么你的成績單上只會印著工工整整的四個大字---謝謝參與。
在過去的一年里,一些品牌,勢如破竹;一些產品,快速崛起;整個飲品業從瘋跑逐步轉入深耕。于此同時,一些虛妄,被打回原形;一些泡沫,被勇敢戳破,市場公平地檢驗了每個品牌的成色。
這次,我們盤點了2018年值得回顧的飲品業大事件,也許有些能給你啟發,也許有些會讓你唏噓,也許有些你是主角!
-1-
一出好戲:瑞幸咖啡
如果燒錢能夠再造一個星巴克,是否有人愿意下注?
答案是肯定的,今年1月份試營業的瑞幸咖啡,一出世喊著“對標星巴克”,采用燒錢補貼、裂變營銷的思路,以行業難以想象的速度瘋狂拓店。
2018年瑞幸公布的成績單是這樣的:融資4億美元、估值22億美元,開店 2073 家,累積消費客戶量 1254 萬,售出 8968 萬杯,自提比例從年初35%提高到61%。
8968萬杯里,你貢獻了多少?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瑞幸咖啡)
作為在飲品行業,在中國商業史上的瑞幸咖啡,我們該怎么樣評價呢?
首先,它引發了一連串的鯰魚效應,撼動了行業的格局,把整個行業攪活了。甚至,讓不喝咖啡的人也知道了瑞幸咖啡, 并喝到了首杯免費的咖啡。
星巴克,開啟了中國消費者的咖啡認知;瑞幸,讓咖啡進入了中國消費者的飲品選擇范圍。它徹底捅破了咖啡在中國代表高價格、品質生活的窗戶紙,讓精品咖啡以平價、易得的方式走進消費者——這是瑞幸目前給市場帶來的價值。
但這并不能清除我對它的質疑:燒錢,在互聯網領域,是個太過于熟悉的故事,試玉要燒三日,試一個品牌,最少看3年。
從過往失敗案例看,瑞幸真正的挑戰不是教育用戶,而是一連串回歸商業本質的問題:資金鏈是否充裕?產業鏈是否高效?團隊管理能否跟上?用戶是否買賬?
有人說:每次顛覆,都是一次鋌而走險,現金流說斷斷,公司說倒倒。但是如果真的成了,那是一個奇跡。
暫且,走著瞧吧。
-2-
答案茶的爆紅始末
答案茶,和瑞幸一樣橫空出世的品牌,今年1月14日開業,2個月時間簽約了237家加盟商,20多條短視頻在抖音獲贊110多萬。
人紅是非多,品牌也一樣(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人紅是非多,占卜爆紅不出兩月,答案茶因為商標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先是有加盟商爆料:花了89000,買了個答案生成器;又有一條街三家答案茶,傻傻分不清楚的窘境;直至出現加盟商堵門,要求答案茶歸還血汗錢。
事情的緣由是,以“答案”為名的商標申請,全部被駁回,真答案茶也證明不了自己是真答案,還拿那些圈錢壞名聲的快招公司一點轍沒有。但歸根結底,還是基本功不過關。
2018年四季度,多地出現答案茶關門轉讓的消息,在鄭州某商場根正苗紅的真答案茶,也少有出現年初的排隊盛況。
黑科技碰上抖音時代,這是答案茶的幸運,但也是不幸,如果答案茶能夠在最初回歸基本面,練好基本功再出道,興許會是另一番境地。
-3-
資本從熱捧到冷靜
“這個市場不缺錢”,這是2018上半年以前,茶飲老板們經常說的話。無數的熱錢涌進了茶飲行業,但是下半年,情況沒那么有好了。
盤點了2018年獲得融資的茶飲品牌,上半年品牌融資不斷,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新茶飲資本市場一片火熱。但到了下半年資本市場明顯收緊,除了樂樂茶和gaga鮮語之外,并無其他品牌被曝融資的消息。
資本的嗅覺最靈敏,察覺到經濟轉變的信號,會隨之收縮。另一方面,也說明新茶飲市場真的到了“深耕”階段,頭部、腰部品牌格局初定,再出現現象級品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資本的投資回報率也沒那么樂觀了。
-4-
奈雪喜茶實名制Battle
如果不是采訪過當事人,如果不是后來上熱搜的是“茶顏悅色”,我一開始真以為,這是彭心和聶云宸商量好的一次“戰略性互懟”。
對于還不太了解這件事情的吃瓜群眾,這里是一分鐘現場還原(知道的請自動忽略):先是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在朋友圈點名喜茶創始人聶云宸,diss其產品抄襲;隨后聶云宸“懟”了回去。
微信截圖在微博上沸沸揚揚,品牌吵個架很常見了,但這件事的反轉是,大V劉同在微博上打Call茶顏悅色,茶顏悅色一路躺贏上了熱搜。
這大概是“躺贏”(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品牌之間互撕已經是一種藝術了,這也成為了一種成本最小、但吸睛率的營銷方法,越是撕得鼻青臉腫,越能觸達消費者的嗨點。
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漢堡王和麥當勞、王老吉和加多寶,不僅撕的好,撕出企業之間的雙贏,還撕出包括看官在內的三贏!
2019年,如果要“戰略性約架”,請各大品牌之間,注意一下撕的語氣、姿勢、態度,不僅要畫風清奇,創意爆表,更要讓消費者一邊嗨一邊汲取品牌文化精髓才對。
-5-
黑馬鹿角巷
鹿角巷在2018年到底有多火呢?我想用兩個數據來說:
5月份,大陸開店只有 5家的鹿角巷,12月份已經開到了121家門店。
10月份,大陸開店不到100家鹿角巷,山寨店鋪已經2000家了。
還不是因為火(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從來不會有無緣無故的火,在《咖門》萬有飲力大會上,鹿角巷創始人邱茂庭分享了他們通過“種子用戶的選擇、裂變誘餌的投放、分享趣味的滿足”等系統的社會化營銷操作,以及從美學出發的產品研發思維,圈粉無數。
鹿角巷的營銷是可以復制的,但我們不要忘記:產品是1,營銷是0,只有產品夠尖叫,才能通過營銷放大10倍、100倍的威力。
-6-
外賣風云
據說2018年,在工作群里被秒點的信息,除了老板的紅包,是奶茶外賣拼單。
喜茶和星巴克都在這一年大張旗鼓上了外賣,整個行業外賣趨勢愈演愈烈外賣能夠實現的無限場景,對年輕人吸引力越來越大。
上線外賣,拓寬銷售渠道(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據美團發出的報告顯示:全國現制茶飲外賣商家數持續增長,2018年第三季度較去年同期增長56.8%,全國現制茶飲外賣訂單數季度復合增長率38%,2018年第三季度較去年同期增長87%。
那是誰說的,經常請員工們喝奶茶的老板,運氣都不會太差。
-7-
“奶茶效應”魔力彰顯
2018年,比裙邊、口紅更能作為經濟預判物的新物種出現了,沒錯, 是奶茶?偨Y起來是:經濟越不景氣,奶茶會越火爆,人們愿意用這種“低價的品”來慰藉自己。
這個經濟寒冬對于新茶飲行業來說,并不算冷,一個有力的證據是:美團發布的飲品行業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達到41萬家,一年內增長74%。
上周五的微博熱搜,又給年輕人確診了一個新。鹤阅。癥狀是:特別溺愛自己,總是想盡一切辦法自我獎勵。處方是:排遣式進食和自救式消費,花錢買吃買喝哄自己開心,靠施舍自己一點獎勵活下去。
不要叫醒我,我要沉溺(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奶茶,作為一種飲品,它正好能夠完美填補午餐與晚餐之間那段“不是很餓,但莫名是想吃點什么”的時光。
又香又甜的奶茶、Q彈有嚼勁的珍珠、吸溜吸溜的布丁、滋味豐富的水果,是苦逼生活的一點慰藉,得到片刻的inner peace。
然后在內心慨嘆一句“啊,去TM的,又可以活下去了。
-8-
大人物聚會咖啡圈
這一年,咖啡圈的大人物不少。
繼“兩個爸爸的婚事”(星巴克和阿里聯合)后,“鵝廠”和“鹿廠”(瑞幸牽手騰訊)也成功牽手。
阿里,騰訊也入局咖啡市場(圖片來源:百度圖片)不管是逛盒馬喝星巴克,還是打“農藥”點瑞幸咖啡?傊,咖啡這門生意,被互聯網大佬也看上了。
除了阿里和騰訊之外,國際巨頭可口可樂、雀巢也組團入局,分別收了Costa、星巴克。
不管怎么說,這么多大咖一年內在這個行業碰面,算件大事!
-9-
大航海時代啟動
海外市場,正在成為茶飲品牌搶奪的“新大陸”。
2018年9月,奈雪的副牌臺蓋,在新加坡開店;11月,喜茶海外首店也在新加坡正式開業;12月,奈雪的茶海外首店登錄新加坡。
除此之外,CoCo都可已經在海外開了80多家門店,主打國際市場的日出茶太Chatime在全球已經有2500家門店。在國內飽受山寨之苦的鹿角巷,在國外已經開設超過100家店。
CoCo都可、快樂檸檬、日出茶太等品牌,已經完成了茶飲品牌的次大航海時代。
茶飲出海風潮(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隨著國內互聯網技術的進步、金融體系的變化、新茶飲的品牌化完成、社交媒體全球化, 新茶飲即將開啟第二次大航海時代。
天圖投資總經理魏國興曾說,隨著中國經濟崛起而帶來的文化崛起,產生多個星巴克級別的品牌也不是不可能的。
星巴克風行世界根本上是借了歐美文化輸出的大勢,而降低了門檻、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奶茶、水果茶等,很容易點燃中國乃至全球深厚的茶飲消費基礎。
-10-
茶飲變身“萬金油”
新茶飲在2018年,似乎成了萬金油,抹哪兒哪兒行。
麥當勞肯德基賣茶飲、小龍坎出了龍小茶、湊湊重推茶米茶、DQ賣奶茶、甜品店賣奶茶、飯店賣奶茶、美妝店賣奶茶,管著一萬多家加盟店的正新雞排,也開了正新手搖茶,甚至連周黑鴨都湊熱鬧的做了電競主題奶茶店。
不管做啥,都賣奶茶(圖片來源:職業餐飲網)
新茶飲市場與休閑社交類場景重合度很高,除了餐廳、甜品店、集合店之外,美發、美甲、KTV、按摩足療、游戲廳也都是新茶飲用戶們喜歡消費的其他到店場景,這給行業商家提供了豐富且實際的跨場景營銷機會。
茶飲這一年,受寵是真受寵,可一些喜歡跨別人的領域,這回是賺了還是賠了,不得而知了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