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廣東省汕頭市新伙伴食品 | 青島慧能多農業發展有限 | 山東養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廣東同潤堂飲料有限公司 | 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濟源市鑫源飲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益品堂食品飲料有限 |
近日沸沸揚揚的“大個核桃”當“六個核桃”來賣的新聞讓許多消費者在總親朋好友禮品的情況下很是尷尬,山寨貨太多,各種變相山寨,讓人防不勝防。
生產和經營山寨產品,其核心是低成本運營、快進快出,甚至不乏偷稅漏稅現象。山寨產品均建立在對品牌企業知識產權的侵擾之上,不僅影響正規廠家的聲譽和效益,而且因質量和售后服務方面存在缺陷,也給山寨產品的消費群體帶來意想不到的煩惱。特別是山寨食品,不僅涉及到了侵權問題,而且涉及到食品安全,對消費者的健康也存在安全隱患?梢哉f,山寨食品,比山寨其他產品更可怕,對消費者的危害更大。
問題是,山寨食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甚至明碼標價地同正宗名牌食品展開“競爭”,“搶”走了眾多消費群體,喪失了誠信經營的基本底線,破壞了經濟秩序,卻仍然“風景這邊獨好”,鮮見有管理部門進行制止和查處。這次山寨“六個核桃”事件,被消費者舉報、媒體曝光后,當地工商部門居然沒有采取行動,只是建議“市民遇到類似山寨商品可向工商部門投訴”。
可見,食品“山寨”成風,源于監管部門“色盲”,這顯然值得各地反思。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的民生屬性,決定了食品安全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更是一項重要的“生命工程”。確保食品安全,是任何環節都不能不死守的一條底線,容不得監管“色盲”。首先,應對食品企業進行檢查,從生產環節堵住山寨食品的源頭;同時,對市場上流通的食品進行專項清查,將山寨食品趕出市場;特別是,加大對流動人口集中區域、城鄉接合部、廣大農村等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讓山寨食品無處可遁。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