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綠源食品有限公司 | 青島希雅醇食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白象食品集團河南白象飲 |
滄州千尺雪食品有限公司 | 山東廣發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三分人家飲品有限公 | 河南浩明飲品有限公司 |
河南片斷食品有限公司 |
現如今我們生活中對飲料的需求越來越大,而且現在有更多的消費者比較青睞有營養又健康的食品飲料,其中六個核桃就是其中一個。而六個核桃母公司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審核結果公布:暫緩表決。雖然沒有被直接否定,但也沒有順利通過。這樣的結果不是對六個核桃的質疑,更多是六個核桃上市背后的糾結。六個核桃雖然沒有上市,但是利潤超過90%的上市公司,如此優質的企業,為什么依舊讓發審委糾結呢?
從六個核桃這幾年的利潤來看,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養元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是82億元、91億元、89億元、36億元,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為18億元、26億元、27億元、10億元。利潤超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
而且更讓人意外的是,六個核桃完全沒有銀行貸款,反而有47億的銀行理財,報告期內的現金分紅累計達到45.09億。甚至還拆借給當地建筑公司3億,獲得6000多萬的收益。
這樣一個公司完全不差錢,為什么一定要上市融資呢?
一個完全不差錢的公司為什么要上市?
這是很讓人費解的,如果六個核桃第一次上市是為了融資發展,獲得一些品牌效應。那么現在上市是為了什么,就讓人很費解了!
缺錢?每年20多億的收益,累計40多億的分紅,完全不差錢!
品牌效應?作為植物蛋白飲料的龍頭企業在業內幾乎沒有任何品牌能夠與之相比!
而且,在六個核桃的照顧說明書中顯示,公司擬發行不超過5500萬股,募集資金33億。募集資金干什么?一是營銷網絡建設及市場開發,擬投入的募集資金29億元;二是衡水總部年產20萬噸營養型植物蛋白飲料項目,擬投3.66億元,在所謂的營銷網絡建設中重要的部分就是品牌投資,增加媒體廣告,未來3年的電視投放15.97億元,其他媒體2.98億元,合計18.95億元。
這些原因反而更像是為了上市的要求而做出的,在業內人士看來就是為了上市而上市。
上市還是“圈錢”?
為了上市而上市,這不僅是六個核桃的狀況,也是現在很多企業的狀況。很多企業從一開始制定的目標就是為了上市,將上市作為企業的最高目標。
這一次是六個核桃的第四次上市申請,比起前三次,無論是企業經營、利潤、品牌等都十分完美。但也正是這完美造就了現在的結果:“暫緩上市”。這樣的結果不是對六個核桃的否定,更多的是對六個核桃上市的糾結。
資金不缺,名聲不缺,經營良好……融資需求遠沒有那么強,那么上市更顯得是湊熱鬧。最后湊熱鬧變成圈錢,套利,變現,這顯然不是發審委想要看到的。這樣的結果顯然有違上市的目的,也是造就了六個核桃現在的尷尬處境。
見多了企業因為缺錢上市,因為快速發展上市,突然出現六個核桃這樣一位,發審委也有點蒙圈了!再加上最近鬧得火熱的趙薇夫婦的問題,讓發審委對六個核桃上市更加慎重。
上市到底為何?
比起前幾次的上市請求,六個核桃可能是為了更快的發展與更快的名聲傳播,本身企業存在一定的上市需求。這一次的上市原因就顯得有些讓人困惑,但是無論六個核桃上市的原因所在,這樣一家企業的上市對市場的影響也是兩面的。
業績毋庸置疑,發展相對穩定,品牌效應不錯……六個核桃的上市必定會受到部分投資者的關注。而作為植物蛋白飲料的龍頭企業,六個核桃受到追捧與關注的同時,必定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同時,上市后的透明化與資本市場的影響,必定也會讓六個核桃的經營越加的小心翼翼,督促品牌的不斷發展,創新,為市場帶來更好的產品。
當然無可避免的,六個核桃的上市,必定吸引部分資金,影響到一些更需要資金的企業上市的過程。但是商場本來就存在競爭,這樣的結果無可厚非。就算是變現,圈錢的問題同樣如此,待價而沽是不可避免的,上市后的資本交換,股權變動,企業創業者變現獲取收益也是情理之中的。
對經銷商而言,更應該關注的不是六個核桃上市與否,而是六個核桃更進一步的發展到底如何。無論上市怎樣,最重要的仍舊是產品。無論養元最后能否上市成功,最重要的仍舊是克服產品種類單一,營銷占比過重,負面糾紛影響等問題。只有為消費者創造更多、更好、更優質的產品,才是企業立根市場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