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經商之道 > 綜合管理 > 正文

2017年有哪些危人聳聽的謠言呢?

來源:食品飲料招商網 食品飲料經商之道 | By 小杜 2018-01-27 瀏覽(761)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和變化,在近年來的網絡謠言中食品謠言比例位居第一,占比高達45%。大部分消費者對于食品行業的謠言,通常都抱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只要有類似傳聞出來,大部分網友表示都會先避免購買此類“出問題”的產品。

謠言的制造與傳播都會對企業及消費者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那么,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又有哪些危人聳聽的謠言呢?今天,食品商就將對2017年的十大食品行業謠言進行辟謠。

1.蒙牛純牛奶被查出黃曲霉菌超標

謠言內容:

不久前,一則宣稱“蒙牛純牛奶剛剛被查出黃曲霉菌超標”的視頻在微信平臺上瘋狂傳播。不明原委的消費者誤以為中國知名乳企出現了質量安全問題,從而聯想到中國乳業出了問題。

事實真相:

經查,近幾年來,監管部門公布的乳制品質量不合格的名單中,從未有蒙牛純牛奶備查簿黃曲霉菌超標額信息,視頻中所稱純屬謠言。為維護蒙牛公司的聲譽,維護中國乳業的良好形象,對此不良行為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堅決予以譴責,并支持蒙牛維護正當權益的行為。

2.喝王老吉“可延壽10%”

謠言內容:

2017年12月6日,在《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上,廣藥集團負責人宣布,國家“863”計劃研究結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大約10%。廣藥集團稱,這一結論是通過對576只大鼠樣本為期兩年的安全性實驗中得出的。實驗發現,王老吉涼茶實驗組的大鼠存活率優于對照組,顯示長期飲用王老吉涼茶可延長動物壽命。

事實真相: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表示,該研究結果是通過大鼠實驗觀測得出,其結論并不一定適用于人體。并且試驗性質和目的是毒理學安全性評價,而不是功能評價,試驗沒有得出延壽的結論。任何企業都不應對科研成果隨意加工、宣傳;消費者不要相信單純依靠吃喝就能長壽的謠言,更應關注如何去提高生命質量。

危人聳聽的謠言

3.金龍魚回收地溝油

謠言內容:

2017年5月,一則《地溝油被金龍魚回收,轉發出去傳播正能量》的視頻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瘋傳,一時間又有不少人在感嘆:這年頭還有什么可以吃的。如此一家知名企業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地溝油加工為食用油嗎?

事實真相:

這則“瘋傳”的視頻其實是3年前的一則失實舊聞。早在2014年,人民網曾刊出一篇題為《地溝油去哪兒了?起底京畿地溝油黑色產業鏈》的報道,文章作者誤將“嘉里油脂化學工業(天津)有限公司”當成“嘉里糧油(天津)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同屬益海嘉里集團,但一個生產食用油、一個生產工業油脂,二者有明顯區隔。人民網也為此專門在首頁發文更正,記者本人也以個人名義承認此前報道內容有誤,并向益海嘉里集團道歉。

4.桶裝礦泉水開封3天就成“危險水”

謠言內容:

日前,網上有傳言稱:“桶裝礦泉水開封3天后,比自來水里的細菌還要多得多,是典型的危險水”。桶裝水是不少家庭和單位常用的飲用水,如果喝的人不多,一桶水常常會喝上一個星期,甚至十天半個月。一些網友看了網上傳言后直呼:“再也不想碰桶裝水了!”

事實真相:

此前有多家權威檢驗機構以及媒體都做過桶裝水細菌檢測的實驗,僅從數據中看,桶裝水開封三天后,細菌含量遠超過自來水的菌落總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水能不能喝的標準,很多國家已不檢測飲用水的菌落總數,轉而關注水中致病菌的情況。我國新頒布實施的飲用水安全標準中也取消了菌落總數的檢測,而是增加了致病菌的檢測種類,對致病菌零容忍。

5.火腿腸是病死牲畜攪碎做的

謠言內容:

不久前,一段非!盎稹钡囊曨l在網上流傳,視頻中出現把整只死羊、死豬放進機器里攪成碎肉,并加水和對人體有害的防腐劑做成肉泥的鏡頭;最后是用機器制作成火腿腸的鏡頭,以及一段嚇唬觀眾的“貼心提示”和視頻制作者的營銷廣告。視頻中畫外音一邊義正辭嚴地譴責:“黑心商家不管消費者的死活”,一邊卻高呼“關注某微信公眾號”。

事實真相:

隨后,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網站辟謠平臺欄目發布文章,稱這段視頻是移花接木。動物未經去毛就加工制作成火腿腸根本不現實,除非在很高溫度下使其碳化,否則一定會留下細碎的毛段,而能使毛完全粉碎的設備目前還沒有。按視頻中的方式,“奸商”必須在碎肉中去除骨頭碎屑和毛發,工藝難度很大,且成本不低。且這段視頻是通過鏡頭拼接,故意誤導,種種跡象顯示,這是微信自媒體蹭熱點、搏眼球的炒作吸粉之舉。

6.星巴克糕點含致癌橡膠鞋底原料

謠言內容:

一則關于面粉“增筋劑”的報道2017年又被“舊聞重發”出來。報道稱:“星巴克連鎖店承認在中國所售糕點含致癌橡膠鞋底原料(偶氮甲酰胺)……目前英國、歐盟、澳洲已禁用!”

事實真相: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發文稱,偶氮甲酰胺是一種食品添加劑,用于面粉的漂白和氧化,常作為面粉増筋劑使用。從全世界對偶氮甲酰胺的安全評估來看,偶氮甲酰胺安全性其實很好,并不會使人得癌癥。偶氮甲酰胺的降解物也沒有致癌性。

7.肉松餅是棉花做的

謠言內容:

5月下旬,多段浸泡肉松面包上的肉松視頻在網上流傳,拍攝者將肉松泡入水中,而后肉松在水中變成白色絮狀物體,拍攝者聲稱這些肉松其實是棉花做的。

事實真相:

國家食藥監局的官方微信平臺《中國食事藥聞》對“肉松餅包棉花”這類視頻進行了辟謠:肉松和棉花二者成分不同,口感也存在很大差異,用棉花冒充肉松幾乎不可能。這個謠言視頻的傳播,導致部分網民對食品安全產生質疑和擔憂,甚至相關產品被退貨、下架,給相關企業造成較大損失。

8.無醬油代碼的醬油致癌

謠言內容:

2017年,無醬油代碼的“醬油致癌”的消息在網上被長期熱議。消息稱,國家衛生部門公布:國家標準的糧食釀造醬油有國家標準代碼 GB18186,沒有的是化學黑焦糖勾兌,食用后會使人患上肝癌。

事實真相:

據新華網消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標準管理處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他們從未發布過與網傳消息相似的公告或新聞。"GB18186" 代碼表示什么?"GB18186" 代碼是一項釀造醬油的國家標準,進口醬油并不會使用這個標準。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醬油會標注商業行業標準或者是企業標準代碼,但他們都是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9.“掛面可燃”是添了塑料?

謠言內容:

今年以來,有關掛面可燃的報道時有發生,并將其產生原因歸結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質,或使用了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不明真相的網友紛紛效仿得出了相同結論。

事實真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沈群表示,掛面的主要原料是植物性淀粉,屬于干燥可燃物質。當把掛面在空氣中點燃時,恰好滿足了燃燒的3個條件,所以掛面可燃一點也不奇怪。這不僅不能判斷掛面是否含有添加劑,更不能成為其有毒有害的依據。

10.市面出現廢舊塑料袋做的紫菜

謠言內容:

網上熱傳一則視頻,視頻中的女士從一包買來的“紫菜”中取出幾塊泡在水里,說聞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開,吃的時候嚼不碎,判斷是廢舊的黑塑料袋做的。

事實真相:

紫菜產業專家表示,壇紫菜本身就很有韌性,有的比塑料袋還好。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在實驗室對紫菜和塑料進行了鑒別,認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譜。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都是干紫菜,烘烤制作干紫菜要經過200℃至300℃的高溫,塑料不可能承受這種高溫。另外,紫菜富含蛋白質,燒過有燒焦蛋白質氣味,明顯不同于塑料袋。

“舌尖上的謠言”不僅會給民眾帶來一定的心理恐慌,從而轉化為“舌尖上的焦慮”,還很容易對企業、產業的發展造成嚴重打擊。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食品安全熱點的輿情監測,防范和治理網絡謠言。對于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的行為,應依法給予嚴重處罰。

同時,擊碎“舌尖上的謠言”,更離不開民眾自身科學素養的提升。只有充分發揮各個方面的作用,包括媒體、企業、消費者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作用,提升全社會對食品監管體系的參與度和信任度,謠言才會無處可散。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核心內容:謠言 | 類別:食品
好妞妞微官網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92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亚洲色大情网站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