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綠源食品有限公司 | 青島希雅醇食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白象食品集團河南白象飲 |
滄州千尺雪食品有限公司 | 山東廣發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三分人家飲品有限公 | 河南浩明飲品有限公司 |
河南片斷食品有限公司 |
經銷商的“生意命根子”是什么,看起來是銷量,其實不是。
銷量,是怎么來的?無非就是兩個指標:“進貨活躍客戶數“,每個客戶的,“進貨品項數“。
生意“命根子“=活躍客戶數*品項數
經銷商,站在老板的高度,自己想想,是這個月的銷量重要?還是這個月的客戶數&品種數重要?
如果你是個業務員,肯定就會說,銷量重要——因為業務員拿提成。
站在老板高度,肯定是客戶數&品種數更重要。
所謂銷量,不就是在現有“活躍客戶“和”現有銷售品種“里面,搞一把促銷嗎。
你掌握300個活躍客戶,主銷一個品種。我掌握700個活躍客戶,主銷三個品種。
搞一把壓貨促銷,咱倆看誰的量大!
經銷商的,生意“命根子“,不是這個月銷量,而是”活躍客戶數“乘以”品項數“。
命根子很重要,但很脆弱。經銷商的命根子,正在被業務員毀掉。
業務員,在毀經銷商老板的“命根子”
經銷商現在的人員管理狀態:“一個業務員,負責一片市場,賣貨拿提成。員工自己安排每天的路線和拜訪家數……”
這樣的管理狀態,必然導致的后果——
場景模擬:
我跟著經銷商的業務出去拜訪市場,結果這家伙只拜訪去他熟悉的店,第一個店跑完,不去隔壁第二個店,直接去下條街……。
我說:“這個店,為什么不去呢?”
回答:“魏老師,這個店不要貨,我跟這個店也不熟”。
我說:“你不熟,怎么知道他不要貨?不管要不要貨,少廢話,必須去”。
業務員不情愿的耷個腦袋進去了,問:“老板,要貨不?”
大家想,這個店他不常去,陌生店沒客情,頭次拜訪,老板肯定不要貨。
店主說:“你把名片留下,有事我找你”。
業務員走出來了瞅我一眼,那意思是,你看,不要吧?
我沒理他。第三家店跑完,這家伙又想跳店。又被我攔住了“站住,必須挨家挨戶去”!
業務竟然跟我說:“魏老師,這個店不要,你信不信”?
我說:“我怎么知道,不管要不要貨,你都得去,那是你的路線,你的店都得拜訪”。
業務員迫于我的淫威,又進去了……。
我們倆,這么耗了一上午,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業務員對我說了一句話——“魏老師,我們可是靠賣貨掙錢的,我們可不是靠講課掙錢的”!
大家琢磨,他說這句話對不對——太對了。
老板考核業務員銷量,業務員出去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把車上的貨,變成錢。所以經銷商的業務員肯定喜歡,跑能出量的大店,不跑小店。跑客情好,容易成交的老店,不跑陌生的新店……。
結果是什么,有個經銷商跟我吹牛,你放心,我這個區域,保證能做好,就這么大點縣城,我10輛車在跑。
一個小小的縣級市,10輛車跑,大家覺得夠不夠?好像好厲害,夠了吧。
我問你,這些10輛車出去,會不會跑大店不跑小店、跑老店不跑新店?會不會那個地方路遠,不好停車,我就不去?會不會那個地方修路,我不去?會不會那個店老板每次去了磨磨唧唧要貨量還少廢話還多,我就不去?會不會那個店老板娘長得難看,我就不去……?
雖然一個縣級市10輛車在跑,投入成本很高,依然滿街拜訪死角。
廠家把保定市場劃分給經銷商王老板,做總代理。保定當地有2000家店,然后王老板的司機和業務永遠在跑他們熟悉的那1200家老店……,另外800家店從來都不去!
那我請問大家,這1200家老店有沒有可能關門?倒閉?轉業?
有沒有可能,你送貨不及時,服務不好,我不幫你賣了,你砸價沒利潤我不進你的貨了……
老客戶會不會丟失——一定會!
新客戶有沒有開發——沒有!
活躍客戶數,就變小了。
再加上,很多經銷商,到現在,還在給他的員工,銷售額提成。銷售額提成,這輩子,新品都賣不起來!
為什么?銷售額提成,賣老品新品都是百分之三提成,我傻啊,給你賣新品,肯定賣老品。
老客戶丟失新客戶沒有開發,客戶數減少。不賣新品,品項數也上不來。
客戶數萎縮,品項數萎縮、“命根子“就萎縮了,后果很嚴重。
經銷商,怎么保住自己的“命根子”
1、日常管理,引導業務員,關注生意“命根子”
場景模擬:
經銷商,給員工分任務,員工都會說:“任務量,太高!”。
好,下一次員工給你說:“任務量太高”的時候。
你把員工叫過來,翻閱終端客戶進貨記錄,量一量,命根子,有沒有萎縮。
老板:“混蛋,上個月,我讓你跑你片區里300個終端客戶,翻一下上個月進貨記錄,300個客戶,上月進貨兩次以上的45個,進貨一次以上的180個,有120個終端客戶壓根上月就沒進貨,為啥?
業務員:“他們都不好好進,經濟不景氣……“
老板:“扯淡,這說明你小子出去,跑大店不跑小店,跑老店不跑新店,你跳著跑的,這120個客戶你壓根沒去,你敢說不是?咱現在就把你昨天跑的街道回訪一遍……”
業務員:“&*……%¥,對,我承認,我下個月改正,我下個月大店小店老店新店挨個跑。順便問一句,老大,這事你怎么知道的”。
老板:“廢話,老大當年也這么干的……”
下個業務員出去大店、小店、老店、新店都挨個跑……
業務員:“老大,我這個月,大店小店我都挨個跑了,300個終端236個進貨了,銷量還完不成……”
老板:“來,過來看,墻上的標語,銷量等于什么,客戶數乘以品種數,明白嗎?上個月你300個終端236個進貨了,平均每個終端,進貨1.03個品種(合計進貨品項數/進貨客戶數),這說明什么?你賣老品不賣新品,你下個月怎么辦!”
業務員:“我改,我大店小店我都跑,我到了店里老品新品都推薦,盡量讓他們多進品種”。
各位,等到下個月業務員回來的時候,第一,進貨客戶數變多了,第二、進貨品種數也變多了,你們覺得銷量有沒有變大?
2、數據分析,追蹤生意“命根子”
B2B企業,比傳統經銷商的優勢,就是,線上APP下單,而且后臺有IT支持,可以隨時分析數據,幾乎所有的B2B企業,都在每天每周每月追蹤分析這幾個數字——
日活=每天活躍客戶數
有效日活=比如當天進貨量超過200元的有效客戶數
月活=月活躍客戶數
有效月活=比如當月進貨量超過5000元的有效客戶數
總進貨品項=當月每個店的進貨品項數求和
平均單店進貨品項=當月每個店的進貨品項數求和/進貨客戶數
傳統經銷商的數據建設相對原始,沒關系,往前一小步,就是新高度。
經銷商至少分每個月析一次如下指標
活躍率=本月進貨率終端客戶數/所有曾經終端客戶數
“正在死的網點”,比如60天不進貨的網點清單
“已經死的網點”,比如90天不進貨的網點清單
——如果幾個月活躍率下降,老板要趕緊去走訪那些“不發貨”、”正在死”、”已經死”的店,為什么,出了什么事情?
是因為業務員沒去,無人拜訪,需要管理員工拜訪率?
還是因為店里有大日期不良品沒退換,需要處理客訴?
是因為消費者促銷贈品被截留導致,需要張貼促銷海報?
還是因為陳列差導致不動銷,需要對員工執行陳列標準獎罰?…
肯定有原因的,找到原因,從人員管理、拜訪率管理、促銷政策、客訴處理、價格管理……解決問題,提高活躍客戶。把“正在死“&“已經死“的終端”救活“。
否則,會有越來越多“正在死“的客戶,變成“已經死”。
3、考核員工“新品鋪貨家數”,是自欺欺人
首先糾正個常見錯誤,不要考核“增量“,要考核“存量”
什么叫做考核“增量”?
比如:告訴員工,新品每天鋪貨任務十家,超過十家,每鋪一家新品獎十塊錢。低于十家,每家處罰十塊錢……。
經銷商的基層業務員,逼急了,有的是辦法,他們會拆箱鋪貨,賒銷鋪貨、陳列獎勵鋪貨……
嘩,這個月鋪了一百家,賺了1000元鋪貨獎勵。
下個月,又鋪了六十家,賺了600元鋪貨獎勵。
第三個月,又鋪了六十家,賺了600元鋪貨獎勵。
然后,你去市場查一下新品鋪貨率,新品在他區域里,還剩120家有貨。
不對啊,100+60+60,應該有220家?
這就是考核增量的結果,鴨子生蛋不管蛋。
他們只管鋪新品,對新品鋪貨店沒有重點回訪,還是跑大店不跑小店……。
結果,會不會新品店把貨扔到店里面,沒有維護上架沒有陳列,新品賣不動,終端不要貨了?
會不會這個店里把我們的新品消費者買贈贈品截留了,新品賣不動,終端不要貨了?
會不會市場上有的店新品砸價,終端不賺錢,下次不要貨了?
會不會這個店里面有破損需要退換,我們業代沒去,店老板生氣,不幫你賣了?
等等等等,三個月新品鋪了220家,第四個月新品還剩120家。這種現象太普遍了。
4、考核業務員,管好生意“命根子”
預先說明,廠家考核業務員比較辛苦,考核鋪貨率(因為終端訂單數字不在廠家手中),業務員每個月都要統計鋪貨率,非常繁瑣。
經銷商考核業務員就簡單了,用每個品項的“進貨率“,就可以替代鋪貨率。
1)市場覆蓋率不到50%的時候
市場覆蓋率不到50%(進貨終端客戶數/市場總客戶數),這個時候,經銷商在當地的客戶數基礎不夠。那就只考核一個維度“進貨客戶數“。
每個業代的“進貨客戶數維護目標“=X+Y+Z
X=上月進貨終端客戶數
Y=本月要求增加的進貨客戶數
Z=上個月丟失的進貨客戶數(曾經進貨,上個月沒進貨,就算丟失)
比如:“某業代上個月進貨終端客戶數80個,本月要求增加20個,上個月丟失客戶5個。則,這個業代本月的進貨客戶數目標,125個。月底進貨客戶數超過125個,就獎勵20元/家。少于125個處罰15元/家。少于80個處罰30元/家。
效果:業務員出門不但要跑大店熟悉店,還要跑小店陌生店、店里有客訴他會趕緊處理……生怕“進貨客戶數“下滑,拿不到錢。
提醒:業務員會造假,大單拆小單(一個客戶訂單拆成八個客戶訂單)。
監控:執行拿單預售制度,業務員拿單司機送貨互相監控。同時老板每天電話復查,實地復查,看有沒有拆單拼湊客戶數,按十倍處罰。
2)市場覆蓋率超過50%的時候
市場覆蓋率超過50%(進貨終端客戶數/市場總客戶數),這個時候,就可以同時考核兩個維度“進貨客戶數“&”品項數“。
每個業代的“進貨客戶數維護目標”=X+Y+Z(同上)
每個業代的“進貨品項數維護目標“=A+B+C(品項可以是進貨總品項數,也可以是指定一個新品,此處以指定新品舉例)
A=指定新品上月進貨客戶數
B=本月要求增加的指定新品進貨客戶數
C=上個月丟失的指定新品進貨客戶數(指定新品曾經進貨,上個月沒進貨,就算丟失)
3)簡化:
經銷商水平不同,本文給出的公式和數字都是舉例,大家別在數字上抬杠。報表、細節……都是浮云,思想最重要。最后給大家一個按照如上考核思路,簡化的方案,啟發思考。
原來的銷售額提成制不變,員工每天進貨客戶數超過15家,當天獎勵……元。新品進貨客戶數超過10家,當天晚上獎勵……元。月底進貨客戶數比上月每下滑一家,處罰……元。
客戶數是生意“命根子”的長度,品項數是生意“命根子”的直徑。
參考我講的“日常管理”、”數據分析”、”考核存量”、“考核方案”這四個維度,研發你自己的方法,管好你的生意“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