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綠源食品有限公司 | 青島希雅醇食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白象食品集團河南白象飲 |
滄州千尺雪食品有限公司 | 山東廣發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三分人家飲品有限公 | 河南浩明飲品有限公司 |
河南片斷食品有限公司 |
乳制品在國內的市場非常大,很多企業都想生產乳制品來瓜分這個大市場,但是在伊利、蒙牛、新希望、光明等乳企的壓力下,很多中小型企業就連一塊小蛋糕都很難瓜分到,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小型乳企該怎么辦呢?
區域品牌的困境分析
1、 外部因素主要是人口增長放緩,紅利消失,加上乳業以蒙牛、伊利為代表的雙雄不斷的高速增長,乳品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近5年提升10個百分點達到56%,不斷擠壓區域品牌的生存空間,未來的區域品牌面臨更嚴酷的市場環境和洗牌危機。
2、 大部分乳業品牌發展歷史都短則二三十年,長的八九十年,面臨品牌形象老化、營銷模式和內部管理體系的落后,已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發展的需要。
3、 近年來區域乳業品牌大多享受著低溫酸奶高成長帶來的紅利,往往忽略了核心競爭優勢的持續打造,如強調整低溫產品的新鮮教育低溫產品包裝和概念升級、封閉的商戶渠道、自建的牛奶專賣店渠道、新媒體的推廣使用。
4、 眾所周知,牛奶主要消費群體是老人和中小學生,但目前80后和90后都為人父母,往往是牛奶的購買決策者,大多數區域乳企缺少針對此類人群的消費購買行為習慣的專業研究和分析,還是按原來傳統的宣傳和促銷習慣進行推廣,導致效果不佳。
在當下乳業品牌面臨多強和新零售環境沖擊下,很多企業紛紛采取了各類對策,常見措施如下:
1、 加大在KA、便利店系統與伊利蒙牛的正面產品競爭價格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2、 招兵買馬,增加銷售人員投入,加強營銷團隊培訓及技能提升,與全國品牌展開正面肉搏的人海戰術;
3、 加強與互聯網線上平臺的合作,包括與淘寶天貓、京東、每日新鮮平臺的合作;
4、 加強新零售的渠道探索,盒馬鮮生、美團、投放自動售賣機;
5、 產品高端化升級,推出各類西式名稱或產品賣點的新品;
6、 加大在抖音、快手平臺請網紅在新媒體上的廣告投入;
看來,很多乳企在伊利、蒙牛等大品牌的壓力下自亂陣腳,不僅在戰略規劃上迷失了方向,還養成了病急亂投醫的習慣,看到哪個產品好賣就大力生產,殊不知這樣做只是加速了企業的滅亡,如果想要在夾縫里生存,那么就要有自己的特色產品,這樣才能和那些大品牌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