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美國華盛頓州1954年以濱庫×先鋒雜交育成的黃色中熟品種,以華盛頓州雷尼山(Rainier)的名稱命名。1989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引入我國,并在大連地區推廣 .目前在山東已在煙臺及魯中南地區也有種植。
品種來源
美國華盛
頓州1954年以濱庫×先鋒雜交育成的黃色中熟品種,以華盛頓州雷尼山(Rainier)的名稱命名。1988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引入我國,并在大連地區推廣 ,目前在山東已在煙臺及魯中南地區也有種植。
果實性狀
果實大型,平均單果重8克,大果12克。果形心臟形。果皮底色黃色,富鮮紅色暈,光照良好時可全面紅色,鮮艷美觀。果肉無色,質地較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魯中南山地可達15%~17%.風味好,品質佳。離核,核小,可食部分93%.抗裂果,耐貯運。成熟期比那翁、濱庫早3~7天,山東半島6月中旬成熟,魯中南山區6月初成熟。是一個豐產、質優的優良鮮食和加工兼用品種。
栽培習性
樹勢強健,枝條粗壯,節間短,樹冠緊湊。葉片大且厚,色深綠。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早果豐產,栽后三年見果,五年生樹株產20千克。適應性廣;ǚ鄱,自花不育,是優良的授粉品種。適宜授粉品種為濱庫、先鋒。
該品種目前為美國華盛頓州及加拿大等國的主栽品種之一。在我國表現果個大、外形美觀、品質佳、耐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