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百度,檢索草湖詞條,有兩大熱點:一為躍龍街道草湖村,這個有草有湖的村莊,近年連獲省衛生村莊、市新農村示范村、縣十佳和諧村莊榮譽;二為寧波草湖食品有限公司,大大小小的榮譽一長串:浙江省公眾滿意質量誠信雙優單位、寧波市著名商標、寧?h食品協會會長單位……不一而足,其中的省誠信企業,全寧波市食品行業,只有草湖食品一家,浙江老字號,全寧?h食品行業,也只有草湖食品一家!
消費者代表參觀“草湖食品”生產流程。
昨日,風和日麗。記者走進寧波草湖食品有限公司,去探訪草湖食品從小作坊到規模企業的奧秘。
萬事開頭難
草湖食品董事長王林章話不多,可用沉穩兩個字來概括,和他的妻子、草湖食品總經理范根芬的快人快語,恰成對比。范根芬在女企業家群體中,是個頭上罩著寧波市三八紅旗手、寧?h優秀人大代表諸多光環的名人,但在她丈夫面前,卻沒有先聲奪人的架勢。王林章端坐在大板桌前,范根芬則掇條小凳子,小鳥依人般坐在旁邊,這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王林章、范根芬夫婦是草湖村人。30年前,一在寧海食品廠,一在紅旗塑料廠,是名副其實的上班族.王林章精通食品加工業務,對信息尤其重視,范根芬則有膽有識。那年月,正是改革開放初期,許多人對國營、集體鐵飯碗還戀戀不舍,王林章夫婦則敏銳地嗅出了時代變革帶來的商機。王林章認為:搭準時代的脈搏,才能改寫自己的命運。范根芬則直白地說:做吃的東西,肯定是個朝陽產業!夫妻倆說干就干,丟掉鐵飯碗,辦起了草湖食品廠.這是1983年的事。
萬事開頭難。說是草湖食品廠,其實只有一臺烘箱、一臺打蛋機,籠籠總總只有5000元家當。王林章主外,負責銷售;范根芬主內,掌管技術上的諸多事兒。開始的時候,王林章用自行車把面包、蛋糕送到城關,人家反映蠻好,說蠻好吃,價格也公道。一星期以后,送貨范圍擴大到黃壇等西路角,人家反映也蠻好。再后來,王林章的自行車馱著食品箱到西門路廊,喝口水的工夫,面包蛋糕就被買光了。
消費者認可,夫妻倆的膽子也大了,做出的面包、蛋糕越來越多,自行車馱不動了,王林章就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接著送貨。
兩年時間里,我們賺了兩萬元錢,那時候,這是個不得了的數字。王林章總結道:除了好吃、價格公道,那時候我們就特別講究清爽,爛糊生活勿做的,雖然還沒有概括成食品企業、良心事業這樣的信條,但那是吃的東西啊,衛生是最起碼的!
范根芬指著王林章插話:這和人的性格也有關系,他就是一個清爽人。如果走到家里他感到欠清爽,會馬上動手,把煙缸洗清爽,把地板拖清爽……
草湖食品廠在草湖村辦了5年,日漸紅火,1986年夫妻倆還造了新房子,過起了人勤年豐的好日子。到1988年,為了配送方便,再不能把食品廠蝸居在草湖村啦,夫妻倆在縣城環城西路買下新廠房。
也在這一年,王林章、范根芬夫婦赴上海,參加全國食品展覽會。這是第一屆全國食品展覽會,參展的都是名牌大廠。雖然當時在寧?h街,草湖食品名氣很大,但到上海,只能算小作坊。他們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看得眼花繚亂,但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認真地學、拼命地記。王林章尤其對產品、原料、設備感興趣。這里的食品機械,代表了當時國內的最高水準。有些設備太貴,他們買不起,王林章就把關鍵部位在筆記本上畫了草圖,帶回來琢磨。
從草創時期開始,范根芬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要辦好一家企業,質量和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雖然是老板娘,但范根芬整整在車間做了9年!所以,哪里的粉不對路,哪里的糖少加了,哪里太油,她馬上就能知道。許多企業,掌握核心技術的老師傅被人挖走,就亂了套。但在草湖食品,30年、20年的老師傅很多,也不怕被人挖走,因為老板娘在技術上樣樣拿得起、放得下。
雖然還是小作坊,但那是王林章夫婦用智慧和血汗拓展出的事業的舞臺。雖然仍有風浪,但夫婦倆畢竟已經風浪的錘煉。他們麾下的那支隊伍,也不再是初試鋒芒的新軍,而是被先進的理念和嚴明的管理凝聚起來的團隊。王林章有縝密的思考,范根芬勇于開拓,他們帶著團隊,走出了有草有湖的草湖村,向創立百年企業、百年品牌的漫長征旅進發!
精耕市場
1995年,草湖食品在躍龍街道造了兩間街面屋,擁有了自己的門店,向廠店一體邁出了第一步。
在此之前,草湖食品廠一個廠字,把王林章、范根芬的手腳捆得結結實實。廠只管生產,銷售渠道掌握在人家手里。王林章有縝密的思考,范根芬有膽有識,但縝密也好、膽識也罷,如果不掌握銷售終端,就像掉進井里的一頭牛,有勁使不出。
比如:他們老早就意識到,時代在變。以前做100斤月餅,用30斤糖,人家不說甜;但到1995年以后,做100斤月餅,用糖還不到10斤。其實這不是偷工減料,而是從吃飽到吃好的轉變,但一些銷售商就是不認可……夫妻倆笑著說:現在,無蔗糖食品大行其道,但在當時,許多經銷商還嚷嚷欠甜!
又比如:以前的食品行業門檻沒那么高,有些食品過了保質期,夫妻倆要求銷售商全部退回銷毀,但店方說這不是還能吃嗎?削價處理就行了,干嗎要全部銷毀呢?可惜了!
現實逼得他們從只管生產到生產、銷售并重,草湖食品廠終于蛻變成草湖食品有限公司,F在,草湖食品僅在寧海,就有直營店14家、加盟店10家。他們還把目光瞄向全國,以中央工廠+特許連鎖加盟銷售的方式,在浙江、上海、江蘇、安徽等長三角地區設立草湖食品連鎖店幾十家、地區加盟代理商二十幾個。2013年,僅在省內,就新開了50家專賣店!恫莺称氛猩淌謨浴芬挥【褪5000份,責任之下風雨共擔,品牌之下利益共享口號喊得鼓舞人心。他們不是一個人在闖市場,也不是一爿夫妻店,而是一個成熟的團隊在精耕市場。
2009年,草湖食品的中央工廠再次搬家。新家位于甬臺溫鐵路和沈海高速公路旁的新興工業園區,1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先進的設備,系統化的管理,員工200多人,固定資產5000多萬元……對了,他們還擁有了1000多畝的原材料種植基地!怎么說,草湖食品也不是當年的小作坊啦。丑小鴨從有草有湖的地方起步,不斷磨練翅膀,終于一飛沖天,變成了展翅高飛的白天鵝!
家大業大了,王林章還是沉穩淡定,如同一位船長,穩穩地操控著他的草湖食品航母,劈波斬浪。也如同小舢板時代一樣,他依然重視信息和裝備。全國糖酒副食展銷會,一年兩屆,云集了全國優秀企業的產品,無論怎么忙,王林章一次都沒有落下,主要目的,就是領行情、摸信息。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半家生一半人!這是一句寧海土話,意思是無論做什么事,一半靠設備,一半靠人才。他對記者說起了這樣一件事:1995年,他看到一款臺灣新麥食品機械產的烘箱,受熱均勻,做出的食品外觀靚、味道好,但價格要15.8萬元!而同樣的國內產品,最貴的不到4萬元。價格相差那么懸殊,王林章卻毫不含糊,全部換上臺灣產品,要的就是兩個字:質量!原來烘箱用電,后來流行用天然氣,這又是一大筆費用。王林章也是毫不含糊,寧可省吃儉用,全部改用天然氣,要的也是兩個字:質量!
范根芬則說起了這樣一件事:8年前,草湖食品還沒有現在的農、工、商一體化架勢,銷售終端還大部分捏在經銷商手里。對于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他們采取的是貼上處理產品標簽,再打特價。打特價就意味著廠方要讓利,為防止經銷商吞下讓利部分卻用原價忽悠消費者,范根芬后來干脆一刀切:永遠不賣過期產品!在這樣的硬杠子下,今年中秋節一過,所有原料一斤不剩,月餅也基本上賣光,剩下的1000多筒月餅,還是考慮發出的票券消費者要求,特意留下的。
那么,過期的食品又去了哪里呢?范根芬實話實說:以前是3角一斤,賣給喂豬的,后來怕喂豬的買去可能又轉而流入市場,就全部用卡車碾碎,再白送給喂豬的。這就把轉而流入市場的可能性,全部掐滅了。
據縣質監局食品科科長王鵬介紹:草湖食品是我縣規模最大的糕點企業,也是我縣的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從原料進廠關、添加劑使用關、出廠查驗關,都做得比較到位,也是我縣較早取得食品QS認證的企業。其中月餅則是第一家通過認證的,品種也最多,達200余種。由于地方傳統的緣故,各類糕點、豆制品曾是食品加工企業的主要產品,上世紀90年代,在寧海從事中式糕點生產的小作坊有60多家。到2000年,大約只剩下20多家。這里面,固然有食品生產門檻提高、QS認證很難通過的原因,但草湖食品實力強、質量佳也是事實。
如今,草湖食品在國內登上了歐尚、家樂福、三江等大型超市的貨架,還漂洋過海沖到了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外洋大埠。那么,消費者、經銷商、海外僑胞又是如何評價草湖食品的呢?
梅林街道張女士:草湖食品口味清淡,符合現代健康理念,也比較可口。就月餅而言,我覺得有名的杏花樓月餅還是它好吃!
三江超市主管婁先生:我們和草湖食品長期合作,非常愉快。一些企業的糕點3個月保質期還未到,就變質了,草湖食品從來沒有這方面的敗筆.
泰國華僑薛先生:草湖食品的芝麻糖、花生糖、桃酥在泰國很受歡迎。過去草湖食品的出口國以東南亞為多,現在到美國、荷蘭的已經超過了泰國……
人在做,天在看
范根芬是個直性子,她對記者說:以前管理部門到廠里來檢查,我曾有反感情緒,認為是雞蛋里挑骨頭,F在不同了,從心底里認為這是在幫助我們提高質量,即使不來檢查,我們也按照檢查的要求來做。食品企業,良心事業,曾有一個推銷香精的企業找上門,我們說這里的產品90%不用香精,對方很奇怪:這么大的廠,用香精這么少?我說:人在做,天在看。我自己不吃香精,為什么要往賣給人家吃的東西里摻香精?
據記者了解: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門檻很高,是市審查、省發證。而取證以后也不是萬事大吉,縣里每年要巡查10次以上,還有省抽查、市交叉檢查……除了主體責任核查,還有76個小項目自查……即使這樣近乎嚴苛的檢查,王林章、范根芬還要自我加壓:
2013年10月,余姚暴雨,水淹全城。10日,草湖食品愛心捐助2000只面包到災區。即使是白送的愛心面包,草湖食品也要自檢了又抽查。這是自我監督。
2012年中秋節,三江超市銷售人員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突然襲擊到草湖食品檢查,結果令人滿意。這是客戶監督。
2012年8月31日、2013年9月9日,草湖食品邀請縣人大代表、社區工作人員、網民實地走訪草湖食品,嚴格的制度和到位的執行力令人信服。這是社會監督……
在草湖食品廠部,掛著這樣一塊牌子:浙江醫藥高等?茖W校食品專業實習基地。這是怎么回事呢?若干年前,浙江醫專的師生從網上獲悉:寧波有一家好口味、好福氣,傳承百年美味的食品廠,食品質量一級棒,就慕名來到草湖食品.通過看、做、思考,覺得這是一家用實際行動踐行食品企業、良心事業的廠家,就把草湖食品作為實習基地,每年都送三四個學生過來,學技術,學做人。有的學生還愛上了這家企業,畢業后就留在草湖食品,當化驗員、當技術員。
人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有今天的業績,王林章和范根芬深深感謝老百姓對草湖品牌的喜愛和信任。他們正帶領草湖團隊發奮圖強、創新創優,在不斷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不忘獻出愛心回報社會的支持。王林章在新疆和田資助新建中學實驗樓,范根芬敬老助老幾十年,被評為寧波市優秀助老志愿者。從2007年開始,他們還結對助學重慶萬州小學的貧困兒童,并承諾一直捐助到這些孩子上大學。至于帶頭并發動員工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向家庭困難員工伸出援手等等愛心義舉,更是他們的傳統項目.
最后,王林章對記者說:什么叫愛國,就我們而言,把食品做得質量好、味道好,就是愛國!而范根芬說得更簡潔:忠誠、責任、信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