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飲品行業角度,重新審視這句話,相信很多圈內人會頗有感慨。
曾幾何時,娃哈哈、樂百氏、紅牛等品牌,讓各自為政的經銷商們贏得了空前的壯大機會。而后,加多寶、王老吉一開涼茶“去火”之先河,前所未有的營銷大手筆,也著實令不少經銷商身價倍增,賺到手軟。
但歷史從來不會為任何人停步,成功失敗,無非過眼云煙。
如今,當一個曾并不為多數人看好的“十花湯”,驀然成長為“準盟主”,立足全國6大片區、63座城市開始廣發英雄帖,召集群雄逐鹿之際,一眾垂垂老矣的“前輩”們只剩搖頭嘆息的份兒。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經銷商的選擇,就是市場最好的風向標!”
經銷商“變心”為哪般?
對傳統飲品業而言,如果說,線下渠道是決定現金流的動脈,那經銷商就是這條命脈里至關重要的血液。
既然是“血液”,當然就不必避免要有“新陳代謝”,“新血”換“舊血”.而有意思的是,雖然是商業行為,但經銷商們流動更替的規律,與人體本身的造血機制,頗有相似之處。
比如完全的“原生性”.
“對絕大多數的經銷商來說,折扣價、返點比、出貨量、毛利率,是衡量是否代理一個品牌的4大核心要素。而這之外,地推扶持力度與營銷是否給力,也是廠家能否打動渠道商的強勢理由。雖然說商業合作都是雙向選擇,但在沒有電商的年代,再大的牌子,不得不要適當考慮優質經銷商的臉色!
渠道為王,這句話被數年前就喊徹全國,至今,依然沒人敢拂起攖鋒。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并非是品牌商純粹為了利益的委曲求全,其實這恰恰證明了整個市場的理性和成熟。
“經銷商在市場一線,直接面對消費者,產品好不好,三天就知道。廣告打了,贈品送了,活動做了,死活不下貨,那說什么都沒用,再低聲下氣也沒人買你的帳。但你要是能有十花湯這種銷售力,就算是驕傲一點,經銷商一樣會蜂擁而上,利潤才是第一位的!”
“十花湯”帶給同行的壓力
不久前,“十花湯”方面曝出3天回款2000萬、預計目標回款2億元的猛料,讓很多同行們很是牙疼了一回。畢竟,在整個行業都不太景氣、回款普遍頭疼的當下,能夠迅速贏得充足的現金流,任誰都會偷偷嫉妒一下。
“心底還是佩服的,十花湯的市場運作確實做得好!”
同樣參加了糖酒會的某飲品集團副總表示,自家產品的渠道布局,有不少城市與“十花湯”重疊,在招商過程中自然有“拉票”的情況出現。從一線拿到的反饋來看,各地經銷商對“十花湯”的評價和參與熱情相當之高,這也讓他在渠道維護中倍感壓力。
“說到底,能不能賣得出錢來才是關鍵。這個行業在傳統打法上做了太多年,固化思維嚴重,跟時代的節奏有些脫節,在定位和營銷訴求上還是偏重于老一套,太過強調虛無縹緲的空洞創意,不接地氣,自說自話太多,年輕一代的經銷商根本不買賬。十花湯在這方面轉型很快,特別是電商渠道的快速拓展,基本上跟加多寶和王老吉同步?赡芏唐趦冗無法超越,不過按照行業規律,再有兩年時間,也就差不多了!
女白領點名只要“十花湯”
女白領點名只要“十花湯”
“十花湯”在南京地區的一位經銷商賈先生介紹,自己在今年3月開始代理“十花湯”.最初并未抱太多期望,只準備了幾十箱的小額訂貨量,“沒做過的牌子,肯定先要試一下嘛!
市場的反應讓賈先生頗為意外。隨著“十花湯”營銷力度的持續推進,《我是歌手2》、《爸爸去哪兒2》等特約贊助欄目的火爆收視,直接帶動了線下出貨。
“不少女孩子進店直接就問有沒有十花湯,開始那會兒,我都反應不過來。幾十箱貨沒到半個月就光了,趕緊又補了300箱!
賈先生很納悶,在他的概念里,“十花湯”應該跟加多寶、王老吉差不多,都是以男性顧客為主,女性消費者大多會選擇礦泉水或酸奶才對,為何對“十花湯”如此情有獨鐘?
在溝通中,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在電視、網絡的高密度傳播覆蓋下,“十花湯”主打的“去油”概念,成功打動了不少“潛在用戶”.
“減肥從年初喊到年尾,最后還是敗給了自己的嘴!”一位女白領坦言,身邊跟自己一樣的人一抓一把,極度向往模特般的好身材,又缺乏對美食的抵抗力,火鍋、燒鵝、叉燒包……基本上只要坐在餐桌前,對減肥發過的所有毒誓,瞬間就成了“封建迷信”.
“減肥藥肯定是不敢吃的,也不可信。我們寧可喝十花湯,好喝又能去油,一舉兩得多好!就算不能幫我減肥,至少也對身體有好處啊,人家用的可都是藥食同源植物哦!”
顯然,“拿下”了消費者,就等于間接“拿下”了經銷商。在一切用業績說話的飲品行業,這種廣告效應遠非媒體廣告可比!笆蹦芰畋姸嘟涗N商集體“投誠”,果無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