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新華小記者尋找嘉興“味道”之旅第一站走進了浙江嘉興御莊園食品有限公司,學習粽子文化,參與粽子知識問答,包粽子小比拼,趣味無窮,收獲頗豐。
御莊園粽子?——百年老字號,始于1907年并被列為嘉興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曾做過宮廷御廚的陳立惠先生創立于嘉興王店清禾坊。經過百年的傳承,在其后輩的不懈努力下,不斷推陳出新,但依舊保持著御莊園粽子最有特色的“宮廷御味”。
在會議室,由公司總經理黃榮輝向新華小記者介紹了粽子文化和技藝,還有有趣的粽子知識問答,答對者可以獲得一份美味的御莊園粽子,一個個“小吃貨”高舉小手,積極搶答。
“光說不練假把式”,新華小記者不僅學習了粽子知識,還得親自實踐——包粽子。在進入粽子生產車間之前,新華小記者嚴格遵守食品衛生規則,穿上工作服、戴上發罩、仔細地洗手并消毒,還有消毒間的全身消毒,堅決做到不把細菌帶入車間。
小記者們要包的是蜜棗粽,工人阿姨們早把材料準備好了:糯米、蜜棗、粽葉、捆粽子的線。小記者和家長們開始忙活起來了,工人老師傅和阿姨指導小記者及家長如何拿著粽葉,怎么樣包成錐形,如何放入餡料,如何纏線等等,小記者細心學習。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別人教了,還要自己不斷嘗試,“哎呀,我的粽子怎么漏米?”“算了,解開,重新包吧!”小記者不斷嘗試,和父母一起琢磨,慢慢的,一個個成功的“試驗品”出現了,小記者也有了成就感。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小記者們包粽子的技巧愈加熟練,小記者間的一場包粽子小比拼開始了,沒有師傅、阿姨指導,沒有家長幫忙,小記者“獨自上場”,拉開陣勢,包起粽子。一雙雙小手,有模有樣,拿起粽葉,抓起糯米,放進蜜棗,包裹成型,扎線。
對于行知小學新華小記者汪凱卓來說,比拼剛開不久,就結束了,他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完成一個粽子的包裹。十幾分鐘后,其他小記者也紛紛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經過老師傅們從質量和速度兩方面綜合評比,新華小記者汪凱卓以速度優勢獲得第二名,藍翔實驗學校新華小記者徐韻凡以高質量獲得第一名,藍翔實驗學校新華小記者孫韻茹獲得第三名。三位小記者憑借自己的實力獲得了一份額外粽子獎勵。
充滿歡樂地包粽子時光過去了,到了采訪時間了,回到會議室,御莊園總經理黃榮輝接受了新華小記者的采訪。秀洲區梅里小學新華小記者沈禛祺問:“請問,嘉興粽子除了作為食物,對于嘉興人民來說,還有什么更重要的意義呢?”黃榮輝回答道:“粽子已經和嘉興進行了名詞捆綁,嘉興粽子成為了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更是嘉興地方區域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碧羺R實驗學校新華小記者張熙然問:“請問近期有什么新口味的粽子推出嗎?”黃榮輝表示,御莊園粽子將在2017年推出深海海鮮系列粽子,來滿足更過顧客需求。
采訪結束了,小記者們紛紛急著回家,原來!他們急著回家煮自己包好的粽子啦!
嘉興御廚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粽子的食品企業,每天可生產粽子的能力為40萬只,銷售思路為立足長三角,輻射江蘇、上海、江西、安徽、四川、陜西、青海、新疆。多年來,嘉興粽子行業一直沒有一家取得生產清真粽子資格的廠家,為滿足穆斯林群眾的需要,嘉興御莊園食... 查看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