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他毅然扔掉眾人羨慕的“鐵飯碗”,運用所學專業,從零起步,硬是憑借著閩商特有的執著和洞察力一步步將手工作坊發展成今天的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2009年,余劼榮獲“第三屆(2009年度)海西新經濟英雄”稱號)
初夏的一個下午,風和日麗,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劼接受了我的采訪,眼前的余劼穿著樸素,溫文爾雅,說起話來娓娓道來,條理清晰。
我們的談話從最近的熱點話題--H7N9禽流感開始。我原以為,作為蛋業公司的老板肯定會抱怨H7N9禽流感對公司的銷售額影響如何嚴重,可是,余劼竟然心平氣和地說道:“H7N9禽流感對公司的銷售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鮮蛋方面,銷售額下降的比較厲害。這些年我們也都碰到過不少此類事件,比如蘇丹紅、三聚氰胺事件。危機事件現在有,將來還會有! 余劼說,“該事件僅僅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千千萬萬危機事件中的一次,作為企業,應時刻具有應對危機的能力和決心!
1989年,余劼從福州大學發酵工程專業畢業后,成為一家國有企業--福州冷凍廠的普通員工。1992年,他毅然扔掉眾人羨慕的“鐵飯碗”,與四個同學合伙做起了橡膠生意。兩年后,他們決定調整創業方向,創辦了福建省光陽蛋業有限公司,從零開始,運用所學專業,從事旁人并不看好的蛋制品加工。
“創業之初,與其說是創辦了一家公司,不如說是一個手工作坊開張了更為確切!庇鄤聦ξ艺f,“當時能找到的設備也就是腌制鴨蛋的水缸、還算比較先進的用于稱重量的天平,主要從事鴨蛋加工,將鴨蛋加工成咸鴨蛋和松花皮蛋。當時,公司年產值還不到100萬元!
創業初期,余劼的夢想是一天能賣出一農用車的蛋,就算是成功了。而如今企業的規模,已經大大超出他當初的想像。
經過18年的發展,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擁有3個專業蛋品加工廠,年加工蛋品能力6萬噸,“光陽”商標也成為了“中國馳名商標”.
余劼說,從事農產品加工非常辛苦,就像帶小孩子一樣。我問余劼:人生第一桶金是如何賺到的?余劼答道:“我在創業過程中從來沒有挖到金子,因為農產品加工行業很難挖到金子,我挖到的只是一個個
一分錢的硬幣。18年來,我始終圍繞著這個蛋在打轉轉。因為有持久的耐力和持續的積累,積少成多,才有了今天的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
以前,農戶因為沒有穩定的銷路,價格時漲時跌,余劼說:“這也就產生了我們常說的‘你的雞不爭氣,掙錢的時候不生蛋,不掙錢的時候拼命生蛋!虼宋覀兣檗r戶提供權威準確的行業信息,有效避免了價格的大起大落,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司+農戶”為發展模式,農戶負責養殖,公司負責加工和銷售。公司與農戶形成了一條互利共贏的利益鏈,最大的好處是保障了農戶的收益。
“我們一直通過對農業產業化的摸索、探索,幫助農戶增收!痹谟鄤驴磥,“所謂龍頭企業,就是國家希望通過支持龍頭企業的發展,帶領農戶致富,這是企業的社會責任!闭劦睫r民增收,余劼呼吁國家盡快建立健全的農業保險制度,避免他們因天災而遭受損失。
現在的余劼,除了要處理公司的日常業務,還不忘為公益事業做貢獻!白羁鞓返氖虑槭呛湍贻p朋友一起分享創業經驗”余劼說。他現在擔任福建省青年商會執行會長和福州成立青年創業促進會會長。
多年來,余劼一直關注青年創業,特別是農村青年創業。他希望通過與創業青年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余劼說,通過培訓和輔導創業青年,自己也得到很多東西,“在與創業青年的對話交流過程中,我不斷激活即將老死的腦細胞,讓自己的心態更加積極,讓自己的思維方式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