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蚌埠市福淋乳業有限公司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廣東同潤堂飲料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 |
廣東省汕頭市新伙伴食品 | 濟源市鑫源飲品有限公司 | 河南永鉑利商貿有限公司 | 佛山市懋源食品飲料有限 |
近日, 2016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在北京舉行。主辦方代表表示,中國食品工業2016年將面臨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有五大主要矛盾需要化解,而信任危機已經成為我國食品安全的危機。參會的外籍專家也認為,中國對食源性疾病的監測和控制還比較薄弱,食品摻假或欺詐還相當普遍,風險交流面臨嚴峻挑戰,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仍有過度擔心。
反思--食品安全在中國:過去、現在和將來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介紹,據統計,2015年全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35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較上年降低了3.4個百分點。首次低于中國工業經濟6.1%的增速。中國食品工業連續5年換檔降速,利潤率下跌。其中,要使中國食品工業持續發展,有五個主要矛盾需要化解,即食品安全中的原料污染問題凸顯;環保壓力加大;主要產品產能過剩,食品供給側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中國主要農產品的原料價格偏高,進口依存度加大;此外,最難以消解的是百姓對中國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
美國農業部前副部長、IUFoST國際食品安全委員會共同主席任筑山在其“食品安全在中國: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的食品安全較之過去,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食品安全是一個復雜的全球問題,其涉及科學、技術、法規和管理。確保食品安全是農業和食品行業、政府、學術界、媒體和消費者的共同責任。只有當所有社會群體均認識到食品安全問題,并相互協作,才有望形成食品安全文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和IUFoST國際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歐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教授Patrick Wall博士有效追溯體系的挑戰報告中,分析了中國食品安全目前的管理體制、法律層面和標準體系。對于國際公認的風險分析框架,也從缺乏認識,到增加理解和認真實施,在全面開展風險監測,建立適合國情的風險評估制度,加強風險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和進步。作為反映食品安全水平的指標之一,全國食品總合格率在過去30年間從71.3%上升到96.8%.然而,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當前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如食源性疾病的監測和控制還比較薄弱,食品摻假或欺詐還相當普遍,風險交流面臨嚴峻挑戰,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過度擔心。他們建議,為了盡快提升中國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一是要做到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食品安全保障,二是政府要做到全產業鏈的一體化無縫監管。
直面--我國食品安全的危機是信任危機
陳君石院士和Patrick Wall教授指出,將利潤凌駕于公共健康之上的認知及不斷涌現的食品摻假事件進一步打擊著消費者信心。只有采取切實的風險管理行動才有望重新獲得消費者的信任。新的媒體渠道可幫助促進與消費者的互動,食品安全機構必須接受這些溝通模式。傳統媒體往往依賴于社交媒體來獲取信息,但并未驗證相關信息的真實性,為此,食品安全專家應積極為網絡報道提供原因和真相。危機與和平時期的溝通存在很大差異,如果信息提供方想要更新其信息,則其需要在危機發生之前建立自己的聲譽。要想取得切實進展,所有政府機構都必須提供一致的信息。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John Spink介紹說,食品摻假-利用食品來非法謀取經濟利益,是當今食品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國際社會對此也極為關注,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認證和標準。如歐委會有關食品摻假的決議、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合規要求及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的食品摻假問題等。
孟素荷教授在會議期間明確指出,“我國食品安全的危機是信任危機!彼匀橹破窞槔龑@一觀點進行了解讀!霸洺霈F的大頭娃娃、三聚氰胺、原料奶標準之爭,引發消費者經歷了從疑慮到震驚,到憤怒直至用腳選擇這樣不斷遞加的不信任感,因此盡管中國政府對乳品企業的監管是全球最嚴的:2015年抽檢數據表明,乳制品合格率99.6%安全水平位列中國食品行業之首。然而,2014年,在中國食品行業主要進口食品品項分布中,乳制品仍占到65.1%.反思這一背景,不能僅責怪消費者的崇洋媚外,而是要通過提升原料奶標準等一個又一個主動的作為,重拾中國消費者對中國乳品的信任!泵纤睾扇缡钦J為。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任發政在分析中國乳品的質量與安全狀況時與孟素荷教授有相同的看法,他認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對中國乳品工業產生致命打擊,盡管經過7年的努力,中國的乳品質量與安全水平顯著提升,乳制品抽檢合格率近,但是乳制品產業仍然沒有走出低谷,消費信心沒有充分恢復。他建議,政府應繼續加強乳品質量與安全監管,完善標準體系,提高原料乳質量與安全,通過科普宣傳教育,重振消費者信心。
難點--如何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持續五年開展的年度食品安全熱點解析的內容顯示:微生物污染已連續兩年位列輿情關注的熱點之首,這與全球食品安全面臨的問題相吻合,尤其在肉制品、水產品等微生物污染的高危行業,如何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已成為把控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新趨勢--迎接食品工業的健康轉型
食品安全是底線,營養安全是目標。在我國食品工業發展“新常態”的大環境下,食品產業界向營養與健康的轉型成為必然。國內外食品科學家多年來在食品營養與健康方面的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亟待尋求與產業對接的突破口,部分研究已逐漸支持其相關食品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群的營養與健康產業發展中,食品的研發已引起諸多企業的關注,部分科研機構對老年營養與健康產業的前期調研與情況分析,也有力地支撐了未來老年食品產業的科學發展。
持之以恒--強化食品安全風險交流
此次大會特別設立的“國內外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經驗分享”專題,來自食藥總局、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世界衛生組織等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從WHO有關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相關觀點到歐洲對于風險交流的具體案例,再到我國食品科學家如何有效傳播科學知識,如何利用新媒體進行新時代下的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等進行了系統分析,并結合部分企業自身的實際案例,同廣大代表進行互動,為中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提供有效互動的平臺。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