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 | 河南永鉑利商貿有限公司 |
佛山市懋源食品飲料有限 | 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 | 焦作優貝飲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益可滋(青島)飲品有限 | 孟州市景一飲品有限公司 | 北京頂養科技發展有限責 | 四川風云廣告 |
近日,廣東省河源市發生一起因飲酒導致甲醇中毒事件。經查,該酒標示為“菲朗氏調配威士忌”和“法利雅調配威士忌”,為涉嫌假冒他人企業生產的甲醇勾兌產品,初步查明銷往河南、廣東、海南、貴州和云南等地,主要在酒吧銷售。無獨有偶,前段時間曾經風靡一時的網紅飲料“咔哇潮飲”,經檢驗鑒定,在該飲料中檢出列入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γ-羥丁酸(GHB)!斑峭鄢憋嫛憋嬃弦仓饕趭蕵穲鏊N售。食藥總局緊急叫停了兩款威士忌和卡哇潮飲,要求消費者立即停止飲用、經營者停止銷售。
一直以來,酒吧、KTV、茶座、咖啡廳等公共娛樂場所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如“無證經營,銷售不合格食品,上崗人員資質不符,食品加工、儲藏條件等達不到規定要求。部分娛樂場所的食品加工場所衛生條件差,沒有功能分區,沒有餐具消毒設施或設施簡陋,餐具未經消毒提供給消費者使用!
11月27日-12月4日,食品論壇網友針對 “如何強化對娛樂場所食品安全的監管和整治,確保消費者的飲食安全?”進行了討論。
網友觀點:
網友“石竹”:
這種場合幾乎不去,感覺要么高大上,要么下三濫,非工薪層消費場所。之所以安全問題頻出,個人感覺:
1、與經營模式有關,“晝伏夜出”,監管人員下班了,基本沒人去管;
2、與經營范圍有關,感覺這些場合,多少涉及點擦邊球業務,消費用品(含食品飲料)反而不是關注重點;
3、這些場合裝潢高大上,價格虛高,在“一分錢一分貨”的意識下,很多人潛意識認為這里面的東西都是高大上的;
4、與消費習慣有關,來這些場合,很多人已經酒足飯飽來消費,醉醺醺地已經很難判斷且也不去質疑品質優劣了。
網友“水果姐”:
各職能部門對娛樂場所監管的力度還不夠,針對性的監管措施少,對行業的規范和引導不到位。公共娛樂場所的負責人食品安全意識不強,誠信經營意識淡薄。經營業主多追求利潤化,對于置備必須的各種要求不予落實或降低標準落實。
網友“東海釣夫”:
感覺這些地方,有點黑吃黑的意思。本來這些場合是用錢(價格)來表現自己地位的地方,具體實物反而顯得不重要了,善良的人們以為付出比外面數倍的價格,至少東西在安全和質量方面是沒問題的,豈不知狠心的商家是利用這一點,追求利益化。
網友“嗷嗷乖乖”:
不都是各種叫不上來名字的酒(也可能早過期了),各種妖嬈的不可描述的Xiao-Jie-Jie,還有一些*******裝面子嘛。你以為善良的人們在乎食品的安全和質量啊,人家要的是面子。
網友“吳問立”:
說真的,開辦娛樂場所的,在百姓心中,都是認為在黑白道混的。監管人也是百姓一分子,也具有百姓的心態,可能有些監管人員害怕去查這種場所。
網友“侯嘉華”:
個人認為法規不完善,如監管、經營環節等,還有消費者意識等亟待加強。
網友“微生物人員”:
食品的購買渠道,如果非正常渠道購買,場所應該也要負責。同時要公開不合格產品生產商,供應商,場所。
網友“蘭心12”:
酒吧,KTV這些地方都是人龍混雜的,去那里的人圖的是開心,他們哪會考慮安不安全的問題。另外酒吧,KTV沒有一點背景能夠開得下去?有背景的話一般都不會去查啦。
網友“Esaled”:
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出事永遠不會知道真相,對于工作人員也是一樣,只有老板踏踏實實做生意才能完全避免。
2、 如何確保公共娛樂場所的食品安全
網友“石竹”:
當然是監管部門加強監管了,不能成為法外之地,好像從衛生系統轉到食藥系統已經有兩三年了吧?基層食藥系統真正去這類場合檢查過食品安全的,有多少地方呢?
網友“xilinxu”
還是一視同仁吧,所有食品都安全了,娛樂場所會不安全嘛。所謂的監管措施和其他地方沒有什么不同吧,法律法規實際上都有啦,加強夜間的監督檢查吧。那里的消費都是天價,要不設立專門的供應部門給他們加強培訓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應該有效果滴!加強食品安全吹哨人的宣傳,鼓勵內部舉報,叫職業打假人多去打假,一般的消費者估計沒有什么能力!
網友“嗷嗷乖乖”
對娛樂場所,整治一些不可描述的內容比監管食品安全更加迫在眉睫嘛。
網友“上次那杯酒”
進貨索證,銷售記錄,加強監管。公共場所人員眾多,一出事是大事,對食品的監管要像消防一樣重視,與辦證聯系起來。不要跟風,盡量選擇品牌、口碑好的產品。
網友“水果姐”
建議把公共娛樂場所的信用分級管理納入誠信建設的范疇,加強企業的監督和指導,促進娛樂場所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網友“東海釣夫”
要想改變現狀,首先監管部門要盡責,有所行動,督促經營者盡到“主體責任”。
網友“冒泡泡”
想去瀟灑娛樂,還要吃喝安全,那自帶酒水好了
網友“shangxindragon”
監管單位還是要定期去監督檢查一下,類似于市場抽檢或現場抽檢,規范的供應商管理和索證索票制度;消費者有任何疑問或受侵權后應及時投訴。
網友“dingo0621”
一般娛樂場所價格都是普遍偏高,監管力度有限。其實想解決也不是非常麻煩,監督參考超市可以了,F在是法制社會,雖然這些娛樂場所有點黑,不過消費者自身權利不能得到保障的話,一樣可以去投訴,不能畏首畏尾。
網友“qq求職者qq”
加大懲罰力度。
2025/8/23至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