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綠源食品有限公司 | 青島希雅醇食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白象食品集團河南白象飲 |
滄州千尺雪食品有限公司 | 山東廣發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三分人家飲品有限公 | 河南浩明飲品有限公司 |
河南片斷食品有限公司 |
現如今咖啡已經成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飲品之一,而且一直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星巴克擁有超過800億市值,遠遠超過其他很多行業,我們準備了10億,這個行業是時候變一變了!
半年前,神州優車COO錢治亞帶著這個想法辭職創業。而這位經歷了補貼搏殺的運營元老,正在嘗試將來自互聯網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咖啡這個細分消費場景中。
幾個月后,這家新成立的瑞幸luckincoffee咖啡打出營銷三板斧:在核心商業區開店,高品質咖啡,便宜不排隊。令人咂舌的,是它的擴張速度,計劃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開出五百家門店。
而就連以排隊聞名,刷屏已久的喜茶,目前的開店數量也不到100家。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對中國飲品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中國15-45歲消費群體中56.71%的消費者每年年均購買14.3杯均價超過15.2元的飲品,這一市場規模已經超過978億元。而隨著消費升級浪潮的到來,飲品消費市場還將保持持續增長,這一行業正在迎來春天。
擺在瑞幸咖啡面前的,是如何快速獲客,在這個高速增長的市場中站穩腳跟,而事實證明他們打出了一手漂亮牌。
下載推薦送咖啡招再老也好用
獲客長期以來是困擾零售行業的一大難題,從最初依賴選址到依靠傳統媒介,互聯網獲客,如何低成本、精準、高效的獲客是重視行業競爭的關鍵。
按照業內共識,一個正常線上訂單付費用戶的獲取成本已經高于200元,而線上品牌如何走入線下,線上線下聯動的服務模式是傳統商業走向升級發展的必然方向。
瑞幸咖啡打出的策略,是下載注冊即可領取咖啡,用戶下載瑞幸app,即可獲贈一杯免費咖啡,通過分享擴散推薦鏈接,每當有1位朋友下載注冊后,用戶還能獲得更多贈飲兌換。
按照這樣的策略,瑞幸實現以10-20元的價格控制獲客成本。這樣近乎傳銷式的分銷策略看似老套粗暴,實則屢試不爽。在最近的兩個月里,是三聯生活周刊和新世相的營銷刷屏,而在過去的幾年里,滴滴、美團、摩拜這些新獨角獸則用相似的方法把傳統租車、外賣、出行市場攪得天翻地覆。
高品低價買就送吸引持續消費
對于絕大多數中國消費者而言,關于咖啡的啟蒙都來自星巴克。當你想到咖啡關鍵詞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星巴克。
如何讓消費者接受一杯不是星巴克咖啡?是瑞幸獲客面臨的又一挑戰。
在營銷策略上,除去簽約湯唯、張震作為明星代言人,打出“這一杯誰不愛”的營銷口號,提升親切度,降低陌生感。而更加深入的,則是打造與星巴克相似的品質概念,而非人人均可制作的廉價咖啡。
“挑選阿拉比卡優質咖啡豆,大師拼配,新鮮烘培現磨”,在瑞幸的產品定位中,穩定優異的咖啡品質是品牌核心賣點之一。而在目前推出的幾款產品中,這一定位均與星巴克類似,這樣的目的顯然不言而喻。
而對應的價格,則是單品比星巴克低5-10元。如果你和別人一起訂咖啡,還可以享受“買二送一,買五送五”,最終單杯咖啡價格可以有效降低三分之一到一半。
主打精心制作的高品質和買送的促銷活動看似利潤稍低,但卻把更多的可能性押注未來,而非局限于當下。
在飲品市場持續增長的過程中,當更多消費者需求變得日;,圍繞品牌的持續消費便成為瑞幸咖啡可以持續掘金的流量池。畢竟,當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他們將很難被動搖。
控成本密集開店由小及大挑戰市場
在人員控制上,瑞幸主推用戶手機下單,自助取餐而避免使用更多員工,通過低成本模式運營,同時與順豐聯合推出30分鐘快速送達保障品質。
而在500家門店的快速增長背后,瑞幸推出4種不同的門店類型:A店(大型旗艦店),B店(帶堂食的中小型門店),大堂店(遍布各大寫字樓內用于自取的小型門店)和外賣店。
在規劃的500家店鋪中,密集覆蓋各大寫字樓和商業區的大堂店和外賣店數量占據絕大部分。這背后的策略,是要讓咖啡的可得性更強,更加貼近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快速易得。
在7-11創始人鈴木敏文《零售的哲學》一書中,“密集型開店”便是其傳授的第一條重要經驗:通過密集開店形成密度,便可特定區域內形成品牌效應,長期可以增強營銷效果,吸引消費者主動選擇。
打造大堂店與外賣店,建立起一定的市場規模后,再通過AB類店鋪,逐步與星巴克爭奪門店與核心消費者,這是瑞幸咖啡的野心,也代表著消費升級所蘊含的豐厚機遇。
當越來越多習慣喝咖啡的人們想起咖啡時,第一時間打開瑞幸app點單購買,瑞幸的獲客之路,已經悄然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