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家背景//像諸多老字號一樣,五芳齋一度跌入低谷。2001年之前,有100多號國企員工的五芳齋僅能勉強發出員工工資詳細>>
家居武漢青山的退休工人郭老漢,每年元宵前夕,都要坐近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再排上兩個小的長隊,買兩斤五芳齋湯圓,一家人團團圓圓吃上一頓,這元宵節才算過得圓滿。詳細>>
前不久,在漢口五芳齋門口,很多人排著長隊只為一碗熱氣騰騰現做的湯圓。五芳齋食品公司董事長張永利表示,從元月20日湯圓節開幕以來,銷售達到了預期,相比于往年基本持平。詳細>>
武漢餐飲界四大老字號均在江漢路起家,唯有五芳齋一家,創立66年來,老店從未間斷過營業。歷經改制的煎熬、官司的糾紛,武漢五芳齋已經從昔日單純的老字號餐飲店,轉變為擁有一整條產業鏈的食品貿易公司。詳細>>
農歷正月十五日,在漢口五芳齋門口,五芳齋食品公司董事長張永利稱,從元月20日湯圓節開幕以來,銷售達到了預期,與往年基本持平。詳細>>
據商務部調查顯示,2006年以前,全國共有1600多家“中華老字號”品牌,截至目前僅有234家獲得國家授牌。眾多“老字號”在現代商業競爭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然而,也有部分“老字號”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依舊能夠蓬勃發展,武漢五芳齋就是其中一家。為了探尋武漢五芳齋成功的奧秘,記者在端午節前夕采訪了武漢五芳齋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利。詳細>>
排長隊只為一碗熱氣騰騰現做的湯圓,現吃不夠還要帶半成品回家……昨日,在漢口五芳齋門口,五芳齋食品公司董事長張永利稱,從元月20日湯圓節開幕以來,銷售達到了預期,與往年基本持平。詳細>>
武漢五芳齋上百名員工怎么也沒想到,遠在數百公里外的浙江五芳齋生產的粽子出了問題,竟會連帶影響到他們。為此,武漢五芳齋負責人張永利緊急給員工及代理商下達通知,及時向所有求證“五芳齋粽子發霉”一事的消費者澄清事情原委,減少此事對該公司的影響。詳細>>
一提到五芳齋,大家都會聯想到又香又甜的湯圓。作為武漢現存為數不多的老字號,武漢五芳齋將傳承與創新有機結合,年產值、利潤及稅收三大指標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續寫了一個中華老字號的傳奇。詳細>>
荊楚網消息(記者郭瑤、周嬋)“餐飲服務業和食品業的‘老字號’企業普遍規模弱小,經營狀況不佳。政府應對‘老字號’企業放水養魚,讓‘老字號’企業復活復興!3月19日,武漢市五芳齋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利在武漢市人大召開的中小企業座談會上如此呼吁。詳細>>